第1501篇 话说夏商周断代工程1
相关推荐
- 
                             
                            吴虎鼎考释──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学笔记陕西长安县申店最近出的吴虎鼎,形制为立耳,小平沿,半球形深腹,蹄足,口沿下饰窃曲纹带,衬以一道弦纹.鼎通高41.口径38.耳高7.9.足高18厘米.现由长安县文管会收藏.此鼎形制.纹饰均有西周晚期特征 ... 
- 
                             
                            王泽文:“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结题后的工作进展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的编写"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结题后的工作进展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的编写 王泽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 ... 
- 
                             
                            《出土文献》| 吴振武:李先生的性格李先生的性格 吴振武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李学勤先生最大的好处是通达宽厚.他对人,特别是对年轻人,更是抱有一种十分宽厚的心态和通达的理念,无论是主 ... 
- 
                             
                            第1502篇 话说夏商周断代工程2(续) 例如:古本<竹书纪年>中记有"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内容.所谓"天再旦"是指天亮了两次.有人认为是在天亮之际发生日食而引起的,并推算出这次日 ... 
- 
                             
                            第1540篇 千年论坛之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华文明探源1X 讲座题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华文明探源 讲座人: 李学勤 讲座时间:2001.8.18下午 朱院长.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我到岳麓书院来和大家见面,做一个报告,我觉得是十分荣幸的事情.根据书 ... 
- 
                             
                            第1541篇 千年论坛之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华文明探源2(续) 因此,我们还要从各种方面研究,首先要从考古方面研究,因为周人跟商人在文化上虽然有很密切的关系,但还是不一样.周人有一种文化,在考古学中我们叫做"先周文化",prezhou, ... 
- 
                             
                            公开叫板夏商周断代工程|按《今本竹书纪年》新拟《夏商周年表》曾被称为伪书的<今本竹书纪年>是一把开启华夏文明的"神钥"!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只因年代久远和长时间的遗弃而变得"锈迹斑斑",我们今天需要做的是利用 ... 
- 
                             
                            千年学术悬案“夏商周断代工程“拉开序幕国务委员宋健出访,一份亚述学成 果报告,触动了他的心弦.面对五千年 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司马迁留下的千古 学术悬案,中国学术界将以怎样的心态 和行动直面历史的遗产?经过社会各界 充分的酝酿,举世瞩目的夏商 ... 
- 
                             
                            《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纪实(一)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为<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纪实>,作者为岳南.这本书的封面写着"二百多位顶尖科学家呕心沥血求索:二千多年来的学术大悬案得以破译:中国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一千二百多 ... 
- 
                             
                            寻找失落的历史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古代历史的开端之作寻找失落的历史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古代历史的开端之作 
- 
                             
                            张富祥:“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失误世纪之交一度轰动国际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近来似乎渐被人们淡忘.暂时出版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以下简称<报告>),牵 ... 
- 
                             
                            【从“天文考古”看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一个...[从"天文考古"看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一个不可思议的错误!]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提倡"多学科"结合,其中的"天文考古"部分便应用到了对夏商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