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之——且末国
相关推荐
-
新疆的原住民族是谁?有很多地名都是民族的族称,到现在还被叫着
让我们从地名入手,心平气和地来谈一谈新疆原住居民的问题. 地名是人类留存在大地上的最古老的记忆之一,弄清它,等于是唤醒了历史.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因为山脉的阻隔,降雨量稀少,在人类有史以前就形成了沙 ...
-
捡玉石之旅(七)初到且末
着随315国道边的标记,且末第五苇草场.第四苇草场.第三苇草场.第二苇草场.第一苇草场,我们离且末县城越来越近了. 直到一根高大的石柱耸立在三岔路边时,才正式入城.棕色的石柱约三十多米高," ...
-
西域36国简史第一期:传说中的西域36国
西域一词,最早来源于西汉设立管辖机构的西域都护府. 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府相对位置图 西域都护府假想图 元前17世纪左右,其地区已出现基本的国家形态.公元前5世纪左右,西域地区开始逐渐繁荣并独立发展.到秦 ...
-
和田玉冷知识:小宛国也产和田玉?
不玩和田玉的6个原因,听听老玩家怎么说在收藏圈,玩玉的玉友们都知道,和田玉按照玉的大产地来讲:有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其中尤以中国新疆和田产的和田玉最为著名,小宛国是哪个国家?小宛国在哪里 ...
-
西域三十六国之——焉耆国
焉耆国,都城员渠城,建立在绿洲以农耕生活为主,4000户人家,32100口人,家园守护卫兵6000,在西域算大国排名第二,盛产胭脂.良驹,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佛教盛行,玄奘去印度取经,从高昌国向西出 ...
-
西域三十六国之—尉犁国
尉犁国,属西域都护,1200户人家,9600口人,守护卫兵集结可达2000人,国都城建在石岗上,地势险要可谓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利用自然资源石头砌墙.装饰,素有"石头城"之称,东汉 ...
-
西域三十六国之——精绝国
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盛传中的古西域三十六国,有大有小,大的人口数万,小的则只有数千,精绝古国,则是其中的极小之国,史料记载,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有官有民有兵有 ...
-
西域三十六国之——小宛国
小宛国,丝绸之路南道之南的小国,位于今新疆且末县境内的那部山区,首都是扜零城,东与婼羌接壤.<汉书小宛国传>记载:王治圩零城.去长安七千二百一十里.户百五十,口千五十,胜兵二百人.辅国侯. ...
-
比楼兰还神秘的古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且末国遗址,《汉书》有记载:鄯善当汉道要冲,西通且末七百二十里自且末以往,皆种五谷,土地草木、畜产、作兵略与汉同)63年前意外出现一次后又消失,从此去向成谜
西域古城遗迹向来带着神秘,著名的楼兰古国,曾经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它曾经盛极一时,还吞并过许多个古国,比如说婼羌.小宛等等.但在经历了六百多年后,也是距今约1600年前,它忽然神秘的消失,仅仅是留下 ...
-
西域三十六国仍有十国名沿用至今:最著名的楼兰国只留存了米兰镇
在我国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今新疆),当时我国新疆境内存在三十六个绿洲城邦国家,即著名的西域三十六国,分别是:龟兹.焉耆.若羌.楼兰.精绝.且末.小宛.戎卢.弥.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 ...
-
汉朝西域三十六国之中,并非全是“胡人国”,竟还有一“周人国”
所谓"西域三十六国",其实并不准确,秦末汉初期间,在广袤的西域(主要指如今新疆境内)大地上,一共活跃着大小五十多个国家,随着相互征战与吞并,在张骞出使西域时,西域先后存在三十六个国 ...
-
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车(jū)师前国
车师前国,王庭在交河城,在吐鲁番东南.之所以叫交河,因为有两条河流在这里相交.据<汉书>记载该国有700户人家,6050口人,1865名胜兵.车师国本来叫姑师,南通楼兰,西通焉耆.龟兹等, ...
-
西域三十六国之——车师后国
车师后国,王庭在务涂谷(今天的吉木萨尔县县城北部的"北庭古城").据<汉书>记载有595户人家,4774口人,胜兵1890人.在张骞进入西域的时候,这地方是姑师国.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