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路210号(白崇禧上海别墅之二)

(0)

相关推荐

  • 上海又一个隐秘的存在,475米长的小马路,却是藏龙卧虎之地

    有时候觉得在上海逛马路真的要踩着时间点,掐着出太阳的时候去逛马路是我经常干的事,可能和我贪恋阳光树影斑驳下那份舒适有关. 我很喜欢顶着大大的太阳下,走街串巷去寻味上海的老马路,安静的街道,有了年轮痕迹 ...

  • 1029上海行·多伦路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伦路可以说是20世纪初叶中国文化界的大本营,二.三十年代的文坛泰斗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柔石.冯雪峰.夏衍.及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等都在这里居住生活过:也是瞿秋白.潘汉年.张爱萍 ...

  • 上海游记:百年武康路,风韵犹迷人

    据说武康路是上海市确定的永不扩建的64条街道之一."永不扩建"当然是明智之举,理应点赞.相比较其他城市,上海在人文环境保护方面做得算不错了.然而需要保护的仅仅是64条街道吗?仅仅是 ...

  • 虹桥路1518号(白崇禧上海别墅之一)

    白崇禧于1927年到上海后,曾先后在多伦路和汾阳路购房产作公馆,后在上海当时的西郊虹桥路购置别墅.今虹桥路1518号即为白崇禧的别墅.这里原本有一很大的花园,因为在南面花园增建了几幢建筑,现在建筑占地 ...

  • 东平路7号(孔祥熙上海别墅之二)

    孔祥熙旧居:孔祥熙的旧居毗邻爱庐,位于东平路7号,这栋洋房就被称为7号楼,建于1935年,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西欧建筑风格.建筑为假三层砖木结构,西欧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平面略呈方形,入口处有敞开 ...

  • 东平路11号(宋子文上海别墅之二)

    东平路11号,建造于1921年.这栋建筑是孟莎式的坡屋顶,在陡峭的坡度上开设装有檐口的窗户,即"老虎窗".法国式的建筑注重装饰,具有对称庄重的特点.宋宅的特点是有大露天阳台,宅前有 ...

  • 【建筑可阅读】上海虹口一楼一故事:多伦路215号住宅

    来源: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 眼前的这幢花园别墅,高坡屋顶,红色鱼鳞瓦屋面,简洁的门窗,八角攒尖塔楼,门廊.二层露台和塔楼底层的仿古罗马陶立克式的柱子,都展现出了强烈的西班牙建筑风格. 它建于1924年,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

    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始建于1925年,由中国建筑师过养默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前部有三层,中间五层,后部七层,正中为五开间科林斯式立柱构成的柱廊,柱高两层,挑檐上部有三层,三 ...

  • (11)北苏州路470号原上海总商会

    北苏州路470号原上海总商会, 1913年竣工.古典主义风格,立面对称,以横三段划分为主,底层基座,设大楼梯直达2层主入口.清水红砖外墙,壁柱.门窗等有巴洛克装饰.2层大议事厅可容八百余人.总商会大门 ...

  • (11)汉口路210号英式花园别墅

    汉口路210号外滩花园酒店,1930年建成,是一幢英式别墅.暗红色耐火砖贴面,入口为一长方形门廊,门廊上饰尖券,上为挑出阳台,细部精美.烟囱分两截,有特色.楼梯间窗户逐次升高.入口门处理有特色,透视门 ...

  • 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跑马场

    南京西路325号于1933年建成,原为旧上海跑马场,是30年代英式风格的楼宇.改扩建工程完整地保留了其原有的新古典主义特色外观,并根据美术馆的功能要求进行了内部改造,在设计上继承了欧式建筑的传统语言, ...

  • 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

    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始建于1925年,由中国建筑师过养默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前部有三层,中间五层,后部七层,正中为五开间科林斯式立柱构成的柱廊,柱高两层,挑檐上部有三层,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