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范院士团队《AEM》:高安全、全柔性石墨烯改性锂离子电池!
相关推荐
-
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有哪些应用难点?
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仍待提升,取代传统燃油车任重道远.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主要途径是采用新型高容量正负极材料,硅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是石墨类负极材料的10倍以上 ...
-
锂离子电池负极(碳材料、钛酸锂、硅基材料)的研究进展概述
1989年,SONY公司研究发现可以用石油焦碳材料替代金属锂制作二次电池,真正拉开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应用的序幕,负极材料的研究也自此开始.之后30年时间里,已经先后有碳.钛酸锂.硅基材料等三代产品作为 ...
-
技术介绍: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迫在眉睫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迫在眉睫 原创 能源学人 能源学人 2018-10-25 [引言] "废弃材料再利用"是一个伴随着自然资源急剧消耗和废弃材料急剧增加的新命题.锂离子电池(LIB) ...
-
石墨化方式对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沥青基碳材料 本文来源:石墨时讯 精彩文章现在开始 石墨以其良好的导电性, 适合锂的嵌入-脱嵌的层状结构,良好的循环性能,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原材料之一.近年来,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及复合石墨均取得了广 ...
-
[Nat. Energy]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发展
作者:Kang Xu 单位: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传感器和电子设备局能源和生物材料部电池科学分部 解质是任何电化学装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锂离子电池中,电解质的发展经历了一条与电极化学演化密切相关的曲 ...
-
播客内容分享:石墨烯电池能取代锂离子电池吗?
Tech Lightning Rounds是Beth Kindig推出的一个科技播客,目标是通过短时间内的"lightning rounds(闪谈)"形式快速传递信息,以便听众能够 ...
-
粉体人前沿丨电池领域研究进展汇总(2019.5)
研究人员用石墨烯包裹锂电池阴极 防止电池起火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工程学院(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College of Engineering) ...
-
北大刘忠范院士/张艳锋教授团队:设计新一代嵌入石墨烯基热调节器的压电转换器
研究背景 串联压电转换器(CPETs)作为能量转换的主要元器件,多应用于超声解剖刀.声悬浮以及声呐等方面.CPET通常包含两个核心单元: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用于压电能量转换(机械能与电能之间 ...
-
刘忠范院士:石墨烯产业切勿重演“大炼钢铁”运动
来源:科技日报.知识分子.中国信息产业网 中国现在处于"石墨烯淘金热"中,全国各地都在做石墨烯产业,石墨烯这个词几乎家喻户晓.作为如此火爆的"网红",中国石墨烯 ...
-
专业视角 | 刘忠范院士这样谈论石墨烯产业的发展
刘忠范院士:打造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石墨烯产业 刘忠范,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中组部"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北京大学纳米化 ...
-
刘忠范院士:石墨烯电池离成熟应用还很远
石墨烯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战略新兴材料.目前,全国各地建设中的石墨烯产业园.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以及石墨烯研究院等已经超过30家,有数百家企业从事石墨烯原材料和产品研发,而且这些数字仍在迅速增长. 石 ...
-
刘忠范院士谈石墨烯材料:基础决定实力 工艺决定质量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29日消息(记者黄玉玲)"石墨烯产业不能着急,要扎扎实实从原材料做."在2021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 ...
-
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及香港城市大学张华教授二维材料综述
作者:物理化学学报 摘要:二维材料的制备.应用及存在的挑战和展望. 关键词: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Phase engineering of nanomaterials ...
-
刘忠范:打造未来石墨烯产业的基石是我团队的中国梦
忆往昔,似水流年 1962年10月30日,刘忠范出生在吉林九台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差,但学习成绩却一直是全班第一名.自小便对大自然充满探求欲,也正是由于这股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他 ...
-
刘忠范 : 宋体,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1983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1984年留学日本,1990年获东京大学博士,1991-1993年东 ...
-
刘忠范:“石墨烯热”中更需坐得住冷板凳
2021-04-29 09:00 科技日报 作者:操秀英 "石墨烯产业必须要有'杀手锏级'的应用,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瞄准现在,关注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