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胡宗宪面对九县被淹,为什么发出“天地不仁”感慨?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说大明王朝前半段看胡宗宪,后半段看赵贞吉
赵贞吉没有立刻答他的话,径自念起诗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若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栖." 赵贞吉,应该是剧中最有争议的一位, 我也预感到这篇文 ...
-
大明王朝:什么叫“细节决定成败”?来看杨金水的这个小动作
在裕王府的内部会议中,张居正对于浙江推行的"改稻为桑"政策有着如此担忧--"办不好的,不但办不好,浙江的百姓恐怕还要遭殃",事实证明,张居正的担忧不无道理,这项 ...
-
大明王朝9:面对来势汹汹地马宁远,胡宗宪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9期) 上一期我们谈了浙江淳安关于"改稻为桑"国策的执行情况,从国策制定到现在的真正强硬推行,这中间其实有四个月的时间. 也可以得知,这四个月时间内,杭 ...
-
大明王朝:胡宗宪,为何不愿背叛严嵩?有这样的老师,谁也不愿
沈一石的账册被送往京城后,嘉靖皇帝"倒严"的想法更甚,但"倒严"就会牵扯时任"浙直总督",正于东南抵抗倭寇的胡宗宪,所以,嘉靖皇帝需要试探一 ...
-
大明王朝:胡宗宪,为何进不了内阁?这段御前对话,给出了答案
浙江首富沈一石被抄家以后,富可敌国的财富不见了,只剩下几箱子账册,记录了二十年来浙江官场的贪腐明细.账册被运到京城以后,嘉靖皇帝大怒,急召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入京问话. 于朝房等 ...
-
大明王朝:胡宗宪为何不向嘉靖揭露“毁堤淹田”的真相?这才叫“顾全大局”
"改稻为桑"推行过程中,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因为浙江发生了水灾而建议朝廷延缓"改稻为桑"的推行,并将水灾的成因归结到了"河道失修 ...
-
大明王朝:胡宗宪的死局,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却可无胡宗宪!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56篇文章) 前面讲到了赵贞吉入了阁,而他的好朋友胡宗宪,曾经的浙直总督,却告病还了乡-- 严党倒台之后,严嵩最后一次见嘉靖帝,他递给嘉靖帝一份名单,并讲 ...
-
大明王朝:胡宗宪口口声声讲不背叛恩师,为何最终却烧掉了信件?
昨天插入一条平台广告,被骂惨了,咳,内容创作不易,混口饭吃不易,后面尽量不上广告,大家见谅!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33篇文章) 浙江的案子就这么结案,别说海瑞不服气,赵贞吉其 ...
-
大明王朝:胡宗宪一心求死,赵贞吉有苦难言,一句话:我太难了!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22篇文章) 随着嘉靖帝闭关,朝局变得异常复杂起来,裕王窝在家中静观时变,徐阶暗中默许张居正命赵贞吉马上发动"倒严"的总决战,而严嵩却 ...
-
大明王朝:胡宗宪首次见海瑞,念了高适和岑参的两首诗,有何寓意?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05篇文章) 上一期我们讲了齐大柱跟柱嫂的爱情故事,爱情就那么回事,说得再多,不如做. 柱嫂就是这样,齐大柱嘴巴上再怎么强调自己不在乎,都打不动柱嫂的心, ...
-
大明王朝:胡宗宪看出了嘉靖朝最严重的问题,却建议赵贞吉上疏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93期: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全剧中最香艳的一段戏,那就是海瑞跟海妻的感情戏,整段戏描述的很细腻,也让大家对海瑞这个家庭的情况更加了解. 但是好戏并没有延续,正要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