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赵国奄奄一息,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相关推荐
-
赵国的衰弱:从四战之国到折戟长平(金秋话三晋之三)
赵国在胡服骑射后,战斗力急剧提升,奈何其他国家也不弱,最终在与秦国的较量中被击败.本文主要介绍从胡服骑射之后到长平惨败之时赵国的主要历史记载(本文是<赵世家>的第三篇文章).(资料来源:& ...
-
春秋战国时秦晋争雄及影响(3)
秦始皇即位及灭六国成一统大业 并韩灭赵 秦在发动攻赵之前,即依李斯.尉缭之谋,以间谍挑拨活动,挑起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待燕赵战起,秦国即借口援燕抗赵,开始对赵进攻.秦军从西面.西北面.南面三路攻赵,但 ...
-
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吊打来犯的燕国?
谈秦说汉(九十五)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吊打来犯的燕国? 前言 长平之战后,赵国的有生力量遭受重创,但打了败仗,也不代表谁都可以来欺负.而燕惠王听到赵国刚吃了败仗,国内士卒无几,于是不听 ...
-
战国后期唯一能跟秦国掰掰手腕的赵国,是怎样逐步走向灭亡的呢?
赵国是秦王政扫灭六国,一统天下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赵国国力雄厚,而且名将众多.赵国自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以来,一直是军事上较为强大的国家,秦国曾多次对赵国进行过打击,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 ...
-
回不到过去的老将,廉颇以不甘心的方式谢幕,长平大战是分水岭
长平之战深刻影响了战国格局的走向,赵国就此奄奄一息,秦国一统大局已定,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了.但辉煌胜利带给秦将白起的却是麻烦. 对秦国名将白起而言,长平大胜是其人生巅峰也是命运的转折点.因其个性执拗, ...
-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是废物,廉颇也被打的亳无还手之力,那么谁做统帅最合适?
长平之战的失败,是因为赵国的决策层失误造成的.赵括.廉颇都是优秀的将才,谁做统帅都是合适的. 赵国决策者的失误. 1,没有发挥骑兵优势. 赵武灵王打造的赵国是农牧二元制的国家,骑兵之强,远不是秦国能比 ...
-
长平之战后赵国还生存40年,为何能歼灭20万秦军10万匈奴兵
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赵国是最难打的,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军队战斗力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强的,而且赵军中有为数不少的林胡.楼烦等胡人骑士,这些胡人骑士后来还加入了秦朝,在楚汉战争中都有出现,这也成为 ...
-
战国名将领剧辛简介,剧辛是怎么死的?(?―公元前243年), 赵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燕国将领。
剧辛(?―公元前243年), 赵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燕国将领.在战国历史上,剧辛不是一般人物,当年在赵国也出仕过赵武灵王,受到赵武灵王的重用,是赵武灵王时期的一个有着重要地位的大臣.沙丘之变发生以后,剧 ...
-
小国记 24【公孙渊燕国】附:盘点燕国
24.公孙渊燕国王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由水.陆两路进兵,灭亡盘踞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卫氏朝鲜.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统一其旧域后,在那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设置了乐浪郡.玄菟郡(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打败30万秦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发生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国力比拼之战,此战以赵国的全军覆没告终.赵军战死5万,投降40万.这40万人,除了年幼者200多人被释放,其他人皆被白起坑杀. 长平之战对赵国构成了致命的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大家都知道,赵国败于秦国.最后赵国四十万士兵,也被秦国名将白起给屠杀殆尽.可是,按理经过说这样一场决定两国生死的战略决战后,赵国几乎是损失了全国将近八成的士兵,实力大 ...
-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为何还能够短暂中兴?
长平之战是战国末期发生于秦赵之间的灭国级战役,此战赵国共计损失45万军队,几乎倾国精锐葬送于此.奇怪的是即便已经濒临绝境,赵国依然表现得极为强势,在此后的岁月里不仅屡次重创秦军,而且出兵燕国和魏国,甚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2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后,秦将白起一战灭赵国长平军45万人的战绩,震惊六国,但随后,秦为灭赵发动的邯郸之战中,赵国又让秦军付出近二十万人的伤亡狠狠打脸了秦国.得知此消息的秦昭王怨恨白起不肯领兵攻打邯郸,他一怒之下派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打败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邯郸之战却在公元前257年,李牧痛扁匈奴大约在公元前245年.也就是说,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获得了3-15年的修复期. 长平之战硝烟未落,"人屠"白起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