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衰弱:从四战之国到折戟长平(金秋话三晋之三)
相关推荐
-
他是战国名将,负荆请罪将相和,长平之战被小人排挤而不得不叛国
今天要说的这个历史人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那就是著名将领廉颇,这可是个战国名将,最后却不得不叛国投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有很多的故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说起廉颇,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非常熟悉的一个 ...
-
战国风云41 廉颇: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与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后人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我以为,廉颇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原因有二: (图:廉颇画像) 一.缺乏战略眼光,战力平平 公元前2 ...
-
廉颇本是战国一代名将,却被一出反间计弄得身死他乡
在战国时期,有几位其威名一直流传至今的将领,赵国的大将廉颇便是其中之一.从他的种种事迹中可以看出,廉颇此人自尊极强又知错能改,深谙用兵之道.正因有他在,所以秦国才迟迟不敢轻易攻打赵国. 知错能改,负荆 ...
-
史记捧红的蔺相如,能凭借嘴炮大胜秦国吗,当然不可能
历史是一面镜子,读懂历史,才能走正人生,养成教育要以史为鉴! 史记妙笔生花,写下<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qu ...
-
战国七雄之赵国:从四方征战到胡服骑射(金秋话三晋之二)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是正儿八经的强国,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本文主要介绍下战国时期初期赵国称王前的历史记载以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经过,最后介绍下赵武灵王的悲惨结局(本文是<赵世家 ...
-
赵国的结局:杀良将而国灭(金秋话三晋之四)
赵国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在秦国的步步蚕食下逐渐失去生命力,在最后关头杀死李牧等良将,最终被秦国所灭.本文主要介绍赵国后期的主要历史记载(本文是<赵世家>的第四篇文章).(资料来源:< ...
-
春秋时期子爵赵氏的历史记载——金秋话三晋之一
赵国是由晋国正卿发展而来的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在春秋时期就已存在,只不过是以卿大夫(子爵)形式存在的,本文主要介绍下春秋时期子爵赵氏的主要历史记载(本文是<赵世家>的第一篇文章).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荀况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qu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打败30万秦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发生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国力比拼之战,此战以赵国的全军覆没告终.赵军战死5万,投降40万.这40万人,除了年幼者200多人被释放,其他人皆被白起坑杀. 长平之战对赵国构成了致命的 ...
-
邢台不单是襄子封地,亦是赵国立国之国都
人们常说邢台历史上几次建国.几次定都.涉及到战国时期的赵国,只是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向来只说"邢台是赵襄子的封地",你知道吗?邢台也是赵国建立时的第一都城. 朱诰康熙<邢台县志 ...
-
邢台之赵国遗迹——读史笔记
<史记>自襄子立才有"襄子元年"之称,即认为自襄子才称赵为诸侯王国.清·林春溥<战国纪年>亦载:赵地昂.毕之分野.赵分晋得赵国.史书虽没有直接记载赵襄子立国 ...
-
赵国都城邢台(二)——读史笔记
邢台曾是赵国的都城.现在有的称邢台是赵襄子的"采地"是不确的. 据史料记载:赵氏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赵氏离开周朝到了晋国,事晋文侯,此为始建赵氏于晋国.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 ...
-
战国七雄之赵国的历史,第二个被秦灭亡,“胡服骑射”终为泡影
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是第二个被秦灭亡的.赵国从公元前403年赵烈侯建立诸侯国到公元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攻破.赵王迁被俘,共历经了9代10个王175年.如果算上公元前222年逃往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