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电影《火红的年代》,其中一个台词:“爷爷,炼钢怎么这样难了?……”此句话,莫名其妙地在浮现在耳边。
何况冶炼钢水,在上世纪60年代,都这样艰难,谁又能往深处思考一下,那钢从何来,铁又从何来?也就是说,铁矿石是如何一步步淬炼成钢水的?恐怕知之的就更甚少了。究竟冶金的矿山,在其位置有多么重要,打个比方,如同家中做饭一般,若没有购置回来一定的食材,就急急忙忙点火做饭,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作风。矿山是冶金行业的粮仓,只有充足的矿山资源,冶金行业未来是末期的,无法确定的,起码上来企业今后发展的主动权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内真正拥有矿山的企业,为数真的不太多,鞍钢、本钢、太钢、首钢、包钢、马钢、武钢、攀钢等。钢铁冶炼真的不好玩!首先布局宏达,机构繁琐,投资巨大,需要专业人士繁多,缺一不可。即便如此,我们国家,建国以后,再搞钢铁公司建设的同时,大抓其矿山的建设。才是我们国内的钢铁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踏入到全球钢铁大国的行列。如果说建立钢铁基地艰辛,那所辖的矿山更是举步蹒跚,充满了苦斗,那是怎样的历程……B大型铁矿,闻名遐迩,是一座露天铁矿。开采初期,也就是所谓的“五,四”钢铁企业成立的初衷。据说刚刚解放初,百废待兴,钢铁是“纲”啊!说说看,盖房子要钢材,修铁路也要钢,战备更离不开钢铁……筹建B矿之初,当地的蒙古族后裔,不是很配合的。传说:“当年成吉思汗,征战欧洲途经此地,马蹄下的马掌被地下磁铁矿巨大的磁力线吸附,几乎不能行动,由此判断此处是风水宝地,连声称道,'白云鄂博’意译是富饶的矿山”。生长在这里的蒙古朋友,没有忘记当时的自治区领导没少给他们做工作,动员他们支持国家开发矿山,并且对附近的少数民族整体进行安置,让他们像汉族兄弟一样,住进了砖瓦房,通了电,过上了幸福的生活。B矿建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等先后视察和指导工作。B矿分为主矿、东矿西矿。待上世纪80年代末期,看到的东矿,已经是进行锅底式的开采方式了。由于铲窝距离地面水平面,坡度大于8%,电机车无法将其牵引到坡顶,只能采用电动汽车,完成运输工作。一时间,新的生产运输工艺的变革,B矿为此专门成立了汽运车间和内燃科室。只见自重达100吨的大型电动汽车,巨大轰鸣声响彻空旷的山野,老矿又焕发出勃勃生机。电动汽车,是由湖南湘潭电机车生产主装的,其发动机是采用美国康明斯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将动力导线传递给安装在车轮上的电动机,实现对车辆的动力支配。厂家不可能,将这么大的家伙,实现火车发运,只能在分别发来配件,一点一点在现场主装。电动汽车自重100吨,载货100吨,将对公路技术标准要求十分苛刻,为此矿里又成立了公路车间。当然对运输管理也是一种考验,起初,一台北京212吉普车,没有按照规定,随意停放在电动汽车公路上一侧,被电动汽车压成一个“饼干”,所幸车内无人员,但也是触目惊心,给矿里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程。最初一台电动汽车价值是200多万人民币,配套又进行车间和附属的改造升级,一下子矿里投资很大。有的年轻人,没有看清这些,操作学习沿袭了以前驾驶别的矿用的做法,不成想最终酿成大祸,有一天把电动汽车开的四脚朝天,惨无人道。大型联合企业,组成的工作组,专门调研、整顿。你说价值不菲的设备,岂容这样糟践了?新的管理电动汽车的“重奖重罚”,一时间扭转了局面,电动汽车司机的工资几乎比肩车间主任,让工人们热爱本职工作,跃上了新台阶。B矿的破碎车间,“有亚洲第一大的称号”,地下几十米下。地上高近60米。曾记得,有一年破碎车间大修,深夜当负责加工件一路急返的车队,远远望去B矿时,只见灯火辉煌,很像夜幕的布达拉宫,那样精致、威严庄重。尤其高耸的储藏筒是特别高大、醒目。每天B矿山往150公里之外大公司选矿厂输送20多节车皮的矿山。大概8、9趟吧,被戏称“龙车”。可人家老外,则说我们是愚公移山,可不选矿厂的尾矿吧,一年加高筑坝,不然会影响到不远处包兰铁路线的安危。曾记得,有年B矿召开全球露天铁矿开采技术交流大会,各种肤色的老外,打着领带,手里握着铁矿石,爱不释手,真不知有没有非君子,把矿石放进裤兜?要说真正的知名度,没有(草原英雄小姐妹)那样轰动吧,知道吗?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是被B矿的医院抢救过来的.而今B矿年年邀请附近的老牧民到矿山做客!而今的铁矿已改进输送工艺,用管道加压把矿粉送到百公里之外的大公司厂区,环保又经济。而今的电大汽车在5G时代实现了无人驾驶。 【作者简介】
郭维远,00035部队47分队文书,后于1981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二技术学校,毕业后,大裁军转业地方,现已退休,喜欢文字,唱歌、打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