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咽喉痛门(七则)
相关推荐
-
论失治于粗工(枉死)
天师曰:失治者,不能知病之真假.症之虚实与阴阳寒热,而妄治之也.信口雌黄,全无见识.喜攻人之短,炫自己之长.不识药味之温和,动言可用:何知方法之大小,辄曰难投.视熟地.人参为冤家仇敌:珍黄柏.知母为亲 ...
-
《辨证录》清代 陈士铎撰。
<辨证录>,综合性医书,14卷,清代陈士铎撰.约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内容包括内.外.妇等各科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7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并说 ...
-
痿症中有不是阳明之痿 --- 石室秘录
31.痿症中有不是阳明之痿 痿症中有不是阳明之痿,不可不辨.其症亦不能起床,亦能善饭,亦骨无力不能起立.人以为此痿症也.而不知非痿症也. 此肾寒极而火沸腾,似痿而非痿也.初起之时,未尝不是阳明火炽而来 ...
-
口舌发白吃什么药好?4个古方专治咽痛白喉
白喉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中医时行疫症之一.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亦可通过手巾.食具.玩具.书报等间接传播,常见于秋冬至冬春季节,易形成地方性流行.本病是由疫毒外袭所致,主要病机特点为疫毒犯肺,或火 ...
-
《辨证录》咽喉痛门(七则)
咽喉痛门(七则) 人有感冒风寒,一时咽喉肿痛,其势甚急,变成双蛾者.其症痰涎稠浊,口渴呼饮,疼痛难当,甚则勺水不能入喉,此阳火壅阻于咽喉,视其势若重,而病实轻也.夫阳火者,太阳之火也.太阳之火,即膀胱 ...
-
《辨证录》耳痛门(附耳聋七则)
人有双耳忽然肿痛,内流清水,久则变为脓血者,身发寒热,耳内如沸汤之响,或如蝉鸣,此少阳胆气不舒,而风邪乘之,火不得散,故生此病.法宜舒发胆气,而佐之祛风泻火之药则愈矣.然有治之而不效者何也?盖胆受风火 ...
-
诏敕、奏折、墓文、墓志铭《田氏谱志·雁门紫荆卷》再版选登第七章
本<谱志>第七章共五节,载文包括诏敕.奏折.墓文.墓志.墓记.墓志铭.修谱序.祭祖文共63篇.今选登22篇.其中诏敕15篇,墓志铭7篇. 第七章 宗族宏篇 第一节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60至卷163 咽喉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六十 咽喉门 黄帝素问 太阴阳明篇 喉主天气,咽主地气. [注 喉乃太阴呼吸之门,主气而属天.咽乃阳明水谷之道路,属胃而主地.] 阴阳别论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注 一阴 ...
-
按摩五脏原穴 太冲神门太白太渊太溪 治疗肝疾中风眩晕小儿惊风目赤咽喉痛耳聋等 心疾不寐健忘痴呆癫狂等 胃肠疾腹痛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等 肺疾 肾疾腰背疼痛失眠健忘阳痿早泄咽喉肿痛牙痛耳聋等五官疾病
原穴,是脏腑原气聚集.留止在肘关膝关节附近的穴位.十二脏腑各有一个原穴,故名"十二原"."脏腑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知其原,睹其应,知五脏之害矣", ...
-
问曰:咽喉痛,干咳无痰,五心烦热,欲饮冷者,何故?(郑钦安阴虚门)
问曰:咽喉痛,干咳无痰,五心烦热,欲饮冷者,何故? 答曰:此元阴不足,而少阴火旺逼肺也.夫少阴之脉挟咽喉,喉之痛由于火旺,肺之咳由于火逼,无痰者,火盛而津枯,五心烦热者,元阴虚而为邪火灼,欲饮冷者, ...
-
治咽喉痛三验方 | 华夏古医学网
摘要 方一:天冬.麦冬各12克,桔梗9克,山豆根.射干各10克,甘草6克,水煎代茶频频饮服,每天1剂,连用7天.方二:沙参15克,玉竹.石斛各12克,青果.天花粉各10克,石膏30克.水煎服,每天1剂 ...
-
咽喉痛怎么办
生活中,咽喉痛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它多发于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感冒.扁桃体炎.鼻窦炎.百日咳等都会引起,那么大家知道咽喉痛应该怎么治疗吗?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民间特效偏方治疗咽喉痛: 偏方1 ...
-
『养生导引法』十、腰痛门
[原文]一法∶一手向上极势,手掌四方转回,一手向下努之.合手掌努指,侧身欹形,转身向似看手掌向上,心气向下散适,知气下缘上始极势.左右上下四七亦然.去膊井肋腰脊疼闷. [解说]一手向上尽量伸展,手掌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