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录》清代 陈士铎撰。
相关推荐
-
李东垣《脾胃论》【译文】
脾胃论1-脾胃虚实传变论 [语译] <素问·五脏别论>中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种器官是禀承天气而生的,它们的作用像天的运行一样,所以主传泻而不主贮藏,这些器官受纳五脏的 ...
-
杂症会心录(清 汪蕴谷)
杂症会心录 清 汪蕴谷 序 自叙 卷上 魂魄论 审虚实 知生死 中风 偏中 眩晕 燥症 湿症 头痛 暑症 喘症 咳嗽 时气咳嗽 吐血 肺痈 肺痿 胎疟并三日疟 胎疟 痢症 挛症 膈症 盗汗 脉间止变喘 ...
-
清代医学家陈士铎《辨证录》这本书里面也有...
清代医学家陈士铎<辨证录>这本书里面也有一段论述,附会在此,供大家欣赏: 人有病目之后,眼前常见禽鸟昆虫之飞走,捉之则无,人以为怪,而不知非怪也,乃肝胆血虚,有痰而闭结之也.夫肝胆属木,木 ...
-
陈士铎《辨证录》虚损门 养筋汤
虚损门(十三则) 人有多言伤气,咳嗽吐痰,久则气怯,肺中生热,短气嗜卧,不进饮食,骨脊拘急,疼痛发酸,梦遗精滑,潮热出汗,脚膝无力,人以为痨怯之症也,谁知其先伤于气乎.夫伤气者,伤肺也.肺伤则金弱不能 ...
-
【用方】李可用陈士铎《辨证录》引火汤赏析
引火汤 组成:熟地90g,天麦冬各30g,巴戟天30g,五味子6g,云苓15g. 李可擅用本方治肾阴下亏,龙火上燔,离位上奔,可见种种上热见证:头痛,头晕,牙痛,齿浮,鼻衄,面赤,目赤,心悸暴喘,耳鸣 ...
-
引火汤(陈士铎《辨证录》)
什么是 "龙雷之火 "? <素问五脏生成篇>:"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即是肾阴下亏,龙雷之火上燔.盖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 ...
-
辨证录(清.陈士铎):痹证门(十一则)
人有两足牵连作痛,腹又微溏,人不能寐,卧倒足缩而不能伸,伸则愈痛者,人以为寒湿之成痹也,谁知是风寒湿同结于大肠乎?夫风入大肠,日日大便,邪似易下,即有湿气,亦可同散,何以固结于中,而痛形于两足耶?不知 ...
-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出自清代陈士铎的《辨证...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出自清代陈士铎的<辨证录>,由柴胡.香附.芍药.甘草.川芎.白芥子.白芷.郁李仁8味药组成,此方治疗偏头痛有极佳疗效,效果快,疗效好.要加大柴胡香附的力量以行气
-
《辨证录》清 陈士铎 <序>
<辨证录>清 陈士铎 <序> 九流莫难于医,亦莫慎于医,盖人之性命所攸关也.是必奉其传于名师,穷其理于素习,小其心于临时.一遇其人之病,先审其人之气质,按其人之性情,据其人之 ...
-
陈士铎《辨证录》中消渴论述及附方
消渴门(五则) 消渴之病,有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得一斗,人以为上消之病也,谁知是肺消之症乎.夫肺属金,金宜清肃,何火炽如此?盖心火刑之也,肺为心火所刑,则肺金干 ...
-
陈士铎:《辨证录》臌胀门(七则)
臌胀门(七则) 人有两足跗上先肿,渐渐肿胀至腹,按胀上如泥之可搏,小便不利,大便反结,此由土气之郁,非水肿也.人生脾胃之气健旺,则土能克水,而水自灌注于经络,两不相碍也.惟脾胃气虚,则土不能转输水精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