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子守国门的失败案例,别往太监身上推
相关推荐
-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应用案例故事——明英宗妄动开战端 土木堡之变做俘虏
明英宗妄动开战端 土木堡之变做俘虏 孙子兵法在谋攻篇中强调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敌人,也要了解自己.这是孙子兵法的精髓之一.今天咱们讲的一个故事就是典型的不知己,不知彼,狂妄开启战端,导致一场大 ...
-
历史上哪个皇帝被称为“一月天子”?这一切的一切,本就是个错!
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到那个错误的人,便铸成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错.万历九年,明神宗朱翊钧来到慈宁宫向皇太后请安,正好皇太后不在,发现给他端水的宫女王氏姿色不错,一时兴起就宠幸了她.几个月后,王氏怀 ...
-
都说天子守国门,看看这些奇葩的明朝皇帝,都做了哪些荒唐事
<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毛主席 ▲明朝皇帝画像前言明朝一共有17个 ...
-
天子守国门,明朝九边十一镇,是如何规划的?
天子守国门,明朝九边十一镇,是如何规划的? 志在四方 2020-11-03 大家好,我们的泽宇讲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为了对付逃亡北方大漠的北元, ...
-
永乐十九年春节,明朝迁都北京,开启天子守国门的壮举,利?弊?
公元1421年2月2日,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大明永乐大帝朱棣发了一道圣旨,大明朝的新年祭祀由南京改成了北京,国都也正式迁往北京.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这一天,大明王朝睥睨万邦,朱棣高坐在北京奉天殿的龙 ...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出自哪里?原来都不是明朝人说的
爱好明朝历史的人,大都听过这样一句形容明朝的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完整的说应该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在一 ...
-
明朝的北京最初在开封,迁到北平,很有远见,不仅因为天子守国门
开封,人称八朝古都,地理位置,好得没话说! 我们知道,南宋人孟元老有本书,<东京梦华录>,记载的是靖康之变以前,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之貌.如今读来,仍让我向往不已. (包青天 开封) 到勾栏 ...
-
明朝定都南京,寿命也许更长?天子守国门,根本没必要
明朝如果一直定都南京,持续时间会延长,还是缩短? 不妨做一个假设: 太子朱标回南京后大病一场,但是没有去世,朱元璋父子都以为不吉,是上天示警,于是当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去世后,太子朱标顺利接班,不再考虑迁 ...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听上去悲壮,实际上很龌龊
历史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故事,发生过三次! 第一人!主人公是君士坦丁十一世. 1449年,君士坦丁十一世继承了名存实亡的拜占庭帝国.这个衰人手中只剩下一张牌,孤城一座( ...
-
他功比唐太宗,致力天子守国门,反遭无数的谩骂,号称夺权野兽
他功比唐太宗,致力天子守国门,反遭无数的谩骂,号称夺权野兽 原创2021-07-03 13:25·星尘历史 中国的文明传承屹立于世界东方五千年,朝代的更迭,历史的相似,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这五千年 ...
-
朱棣迁都北京,仅仅是为了体现天子守国门?还是有其它原因?
朱棣之所以迁都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1.政治军事影响 朱元璋打下天下,初期元大都虽然被攻下,元顺帝北逃,但是漠北蒙古一直是明朝最大的威胁,只要明朝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可能战争就会爆发. 朱元璋为了解决后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