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䴙䴘 | 会捕鱼的葫芦,能潜水的高手

横屏观看,纤毫毕现

之前,眼中只有植物。对于鄞州湿地公园的草木,可以如数家珍。即使哪天新增了一两个品种,也能感觉到新变化。

就比如现在正在开花的蜘蛛兰,它的中文正名为水鬼蕉,是华南闽台一带常见的水边植物,花开洁白,造型奇特,最近忽然发现公园也布置了好几丛,生长良好,说明它们对华东的气候与环境适应得不错。

对于公园的水鸟、昆虫和蝴蝶等生物,平时关注不多,最多感觉水面上有水鸟在游弋而已。时至盛夏,到处绿树成荫,公园可看的花木不多,也就千屈菜、荷花、再力花等几种而已,偶尔可以看见几丛黄色的美人蕉。无花可看,看看水面上的小鸟也是不错的。

当我开始注目水面的时候,发现有两种水鸟会经常出现莲叶之间、芦苇丛中或水面之上。于是拍下图片,请教古道西风、大山雀等观鸟专家,原来一个是黑水鸡,一个是小䴙(pì)䴘(tī)。今天咱就来聊聊其中的小䴙䴘。

小䴙䴘(Podiceps ruficollis) ,䴙䴘目䴙䴘科小䴙䴘属。因体形短圆,在水上浮浮沉沉,宛如葫芦,故又名水葫芦。大山雀老师说,如果记不住名字,叫它们“小PT”就可以了,这倒是记名字的一个好办法。

小䴙䴘嘴巴尖尖的,脖颈一圈金黄色,眼睛最有特色,白特多,黑极少,看起来简直就是两个白点,嘴角两边各有一块白斑,很像京剧之中的丑角装扮,让人过目难忘。大山雀老师说它们是“小PT”,它们滑稽的样子,我倒是觉得叫“小TP”(小调皮)也是蛮合适的。

小䴙䴘游动速度很快,总感觉它们似乎永远没有停息的时候,以至于想拍它们几张照片或录点视频,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还没有对准焦距,它们又出现在镜头之外了。

相对于黑水鸡而言,喜欢潜水,也是它们的一大特色,小家伙一遇惊扰,立即潜入水中,半天看不见出来。平时搜捕猎物,也喜欢扎入水中,在水下追逐小鱼小虾,往往是才看到这里扎进去,等再出来时,已经在远处的水面了。

小䴙䴘警惕性很高,极少上岸,平时喜欢匿居在草丛间。早晨的时候,它们喜欢成对或单独在水面游荡,我平时就在这个时间点观察小䴙䴘,锻炼和观鸟,一举两得。

鄞州湿地公园水面非常宽阔,也许小䴙䴘们觉得有安全距离,它们有时候也会在水面上停下游动的脚步,就这么浮在水面上,自顾自地梳洗打扮,或者在水面水追追打打,喧哗嬉闹。站在岸边,看着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样子,常常有一种天地和谐的美好之感。

资料显示,小䴙䴘是中国最常见的水鸟之一,在我国东部大部分开阔水面都能见到小䴙䴘。因为湿地面积日益减少,小䴙䴘的分布范围趋于支离破碎,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希望鄞州湿地公园的良好水上环境,能成为越来越多小䴙䴘的美好家园。

跟着草木 走过四季


关爱自然  敬畏生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