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做好的市场,为何会被威马W6攻破了?

花20万元左右的价钱,买一台主流尺寸的家用SUV,这在燃油车的领域里是一个极为常见且基盘庞大的消费需求。但如果将目标对象换成电动车,这个需求还成立吗?

答案应当是肯定的。无论汽车的驱动方式怎么变,把乘员安全、舒适地送达目的地,永远是最根本的需求,而大众消费水平又决定了20万元这个价格段里一直都会是主流受众。

但是,目前这个价位里主销的合资燃油SUV们,似乎并没有理解理解智能化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变革,在商业模式、产品理念、功能组合、用户运营方面都还很传统。

于是,这就在新生代消费者中催生出一个新的需求——我既想要一台温馨的家用SUV,同时这台车还要有安全可靠的三电系统、与时俱进的智能化功能与用户运营的新思维,价格还不能贵。

市面上有没有这样的产品?有的。今年4月刚刚上市的威马W6,就是瞄准了这个鲜有品牌能够满足的潜在需求。作为一家一直主张造“国民智能电动汽车”的企业,作为曾是第一个推出面向最主流消费者电动车的造车新势力,威马对于这个细分市场的耕耘,始终都是值得关注的对象。

因此,我们也特意前往威马位于上海金桥的门店,对威马W6进行了详细的体验。在本文中,你将能够得到如下问题的答案:

  • 威马W6是不是一台合格的家用SUV?

  • 威马W6是不是一台能满足你对未来智能化想象的纯电动SUV?

  • 为什么可以信任一家成立仅六年的造车新势力?

  • 主流家用SUV的选购标准会不会就此改变?

威马W6作为家用SUV的“确定性”

一般来说,越主流的消费群体,对于选择车辆的感性化成分就越少。

比如,他们会关心空间够不够大、造型能不能让全家人满意、舒适性配置够不够高、超车动力足不足、过个减速带是不是不颠。某种意义上说,购买一台十几二十万元车型的消费者,会比购买四五十万元或者更贵车型的消费者,有着更为“淳朴”的需求——稳定、可靠、均衡、全家人都满意。

所以,威马W6要想攻坚主流家用SUV市场,首先要把这些能给消费者带来“确定性”的要素做到最好。

首先是空间。超过4米6的车长和2米7的轴距,加上纯电动架构天生底盘平整的优势,确保了威马W6的内部空间尺寸足以满足主流SUV消费群体的预期。加上可调靠背角度的后排座椅、纯平的后排地板、大而规整的后备厢、每个顺手的位置都应该出现的储物空间,威马W6在最基本的实用性层面,不会让任何一个家用SUV消费者感到“异样”。

其次是动力。纵然威马W6没有动辄零百加速四五秒的狂暴,但以一台家用SUV的视角,7.9秒的0-100km/h加速水平,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这一级别的日系SUV,甚至还会因为电机更强劲的低扭而有更加灵活的起步和中途超越。在30-80km/h的城市常用速度区间里,威马W6的提速都足够轻快,电机动力输出天生的“线性”,也不会产生任何突兀感与额外的控制负担。

然后是造型。威马W6的造型,没有很多电动车刻意营造出的科幻感,但却能在大众消费者可接受及局部突出未来感上做好了平衡。第一眼望过去,威马W6是一辆很饱满、很有安全感的SUV,符合全大多数的用户审美。但再细看,全封闭的前脸、流水动态车灯、隐藏的门把手、没有多余复杂线条的车侧,又与一台传统燃油SUV有所差异。尤其如果是配上官方主打的晨曦绿车色,威马W6在车流中也有足够的吸睛度。

最后则是性价比。很多纯电动车型,说到产品力都很好,但到了能决定消费者是否掏钱的环节,却往往会错失临门一脚。不过,做到“油电同价”的威马W6,并不会惧怕性价比的竞争。目前在售的NEDC续航520km版本,价格在16.98-20.98万元之间,算上购置税的减免,落地价格相比大多数同尺寸合资燃油SUV甚至还要更低。但在配置上,威马W6 20万元以内的主销车型已经配备了高级别辅助驾驶、电动后备厢、双12.3英寸中控联屏、电动座椅、智能车联网、自动空调等一系列使用频次极高的配置。如果再考虑后期极低的充电、养护费用,威马W6的性价比,是其与燃油车竞争的关键优势。

在所有主流SUV用户最在意的层面上,威马W6表现得极为成熟,甚至一点不像一家成立仅6年的造车新势力做出的产品。当然,这与威马创始人沈晖多年车企高管的经历,以及整个威马团队对于造车这件事情有足够的敬畏有关。他们知道最主流消费群体,需要什么样的车,然后用实际的产品给予他们足够的“确定性”。

然而这就足够了吗?如果只是做到了和主流合资SUV同样好,威马W6又凭什么能打动那群固执的消费者呢?

一定是因为,在确定性之外,威马W6还能给予消费者“小确幸”。

威马W6瞄准未来的“小确幸”

如果要问消费者对于主流合资SUV的印象,有一个词一定会高频次出现在新生代消费者的回答中,那就是“无聊”。所以,只是把“CR-V们”电动化,不会对现有的市场格局产生什么影响。威马W6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要能洞察用户的“非显性需求”,并且先走一步,超越预期并迅速建立口碑。

而这个“非显性需求”,就是智能化。

消费者选择电动车,除了在使用上的经济性与便利性外,更重要一点是他们认为电动车与燃油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这个不同在于,电动车应当拥有自己的智慧,可以辅助驾驶,可以全时在线,可以类人互动。而这些,在威马W6上,都有让人惊喜的表现。

相比很多新势力在做的车辆自动上下匝道、高速公路辅助驾驶等,威马则选择了与与中国本土消费者关系最密切的场景——停车。以往的“自动泊车”,其实应当称为“入位辅助”更加合适,而威马这套在国内量产车中首次搭载的AVP自主泊车系统,却能够真正实现人在电梯口下车,然后车辆去自己找车位。

对于那些在自家小区停车场或是公司停车场有固定车位的人来说,只需要将车停在自己常下车的电梯口,点击添加新路线,然后给威马W6“示范”一次停车入位的过程,它就会靠车辆自身的感知和处理器学习驾驶行为的能力记住路线和动作。下一次停车时,驾驶员只需要在电梯口下车,威马W6便会按照学习过的路线,找到车位并且停好。

同样,如果需要威马W6自己从车位里开出来到达电梯口,也只需要让它学习一遍,下次就可以直接用手机“召唤”即可。

而且,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辅助驾驶系统支持下,如果停车路线上有行人,威马W6也会刹停直至行人走过。只要车位的划线清晰,无论车位两旁有没有车,威马W6都能实现停入。

所以,无论是停车位离电梯口很远,懒得停好车再走过来,或是某一天车里装了很多东西,不方便远距离运送,这项自主泊车功能都会显得非常实用且贴心。

而到今年底,威马W6还会通过OTA推送基于高精地图的自主泊车功能。在高精地图覆盖的商场、写字楼停车场内,威马W6就可以实现自己上下楼层、自己找车位、自己停进去、自己开出来,真正意义上解决了“最后100米”的辅助驾驶问题。

当然,如果此时再回到高速公路或是城市道路上的车道级辅助驾驶,比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如今已经颇为成熟的功能,威马W6也都是当下主流以上的水准。

而智能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千人千面。当很多智能电动车还在宣传远程车控、语音交互等基本功能时,威马W6已经更进一步提供了SOA威马快捷功能,能够将车辆行驶状态、空调、天窗、车门、座椅、语音控制等智能座舱多达200个以上功能进行整合编程,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个人喜好设定“一键连招”,通过手机提前开启或是上车后通过语音控制激活。

比如,设定一个“小憩模式”,空调就会切换到较为柔和的状态,同时车窗略微打开、主驾座椅躺平,时间到了后还会有一个闹钟唤醒。

如果说,其它车辆提供的都是“均码”产品,那么威马W6对于智能座舱的设定就是量身定制。这既得益于威马W6搭载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强大的算力,同时也是威马对于座舱智能化的独到理解。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威马W6的智能化,不是科技功能的堆砌,而是从用户真实的用车场景出发,从用户真实的用车需求出发,让先进的科技服务于人,让最有新鲜感的体验能够持续下去。只有这样,技术才不会变成配置清单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回归本源、暖心于己。

作为一台瞄准主流家用消费者的SUV,这种“小确幸”式的智能化才是有意义的,不是吗?

写在最后

按照市场规律,汽车的消费结构,终将从“哑铃型”走向“纺锤型”,15-25万元的价格区间,始终都会是最主流的汽车市场。

然而,这个价位不少燃油车的开发导向仍然是“成本优先”,严格按照务实型用户“够用就好”的需求打造产品。“够用”从来都是没有更好选择时消费者说服自己的理由,如果在相同价位里出现一款命中潜在消费者“非显性需求”的产品,目标用户的转化率将会因此大幅提升。

这就是威马W6的机会。

都说主流消费者才是最难满足的,因为他们总是追求更多,希望用更少的价格换来更高的价值。而当威马W6打开了一个与同价位燃油车型站在同一维度平等对话的新窗口,它就有机会让最广大家用SUV消费者了解到,一辆好的电动SUV,应当是什么样子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