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胶东半岛海阳所为例谈胶东方言与江淮方言的渊源

(0)

相关推荐

  • 奇山所城:烟台的根脉

    胶东在线4月29日讯树有根,水有源,一座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也有它的根脉和源头. 关于城市的起源,学界大致有"防御说""社会分工说""私有制说" ...

  • 胶东话“r和y”不分,海阳于家改名儒家,荣成在族谱中误作永城

    昨天给大家介绍了福山"绍瑞口"村改名的一段历史,实际上,类似根据方言谐音而改名的例子有很多,这次要介绍的"儒家"村,也属于这样的情况. "儒家&quo ...

  • 罗勇 | 明代滇缅边境土军千户所与州县关系研究

    [摘要]土军千户所与州县的关系是边疆地区卫所与州县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滇缅边境地区的土军千户所成立初期,除管理土军外,也统辖夷民.部分编民及相应地理空间,其军丁从隶属于土军千户所的夷民.编民中签发.土 ...

  • 明朝国防建设的特点

    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平民百姓起家,通过广泛的收揽人才,起用各方面的力量,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在1368年农历正月初四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明朝自公元1368年立国到公元1644年为清所灭 ...

  • 惊艳!城墙十二景,亮相所城!

    挖掘历史文化 彰显城市特色 盛世所城老街 焕发新生 作为烟台城市最早的雏形 已经有600年历史的所城里 一砖一瓦,一房一院 都烙印着历史的印记 散发着文化的韵味 从北到南沿着城墙 来到宣化门 游走其间 ...

  • 陆韧 | 明代汉族移民与云南城镇发展

    摘 要:云南的城镇在明代飞跃发展,城市的规模.城镇的分布.居民的构成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种发展和变化都与大规模的汉族移民有关.汉族移民大量进入云南,建立卫所,实施军政同城制度,掀起了云南历史上大规 ...

  • 1963年10月6日夜,在胶东半岛海阳县...

    1963年10月6日夜,在胶东半岛海阳县大辛家村,19岁民兵辛泽同忽然发现,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有两只小船,正在一起向岸边缓缓靠拢,并随即齐头向岸边驶来. 小船越来越近,眼看就要碰上鱼网了,辛泽同喊了一声 ...

  • 胶东半岛带“秋”字的村庄不多见,海阳有好几个秋口村

    胶东半岛有没有带"秋"字的村庄?中秋节到来之际,笔者忽然想起了这个应景的话题. 就笔者记忆而言,在以前给大家介绍过的村庄当中,似乎还没有遇到带"秋"字的情况. ...

  • 实地探访胶东半岛不多见的水稻种植村,海阳的西沽头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水稻在南方和东北平原都是很平常的农作物,但在胶东半岛却相当少见.因此,胶东人看到本地的水稻田,往往会觉得很新鲜,烟台海阳市的西沽头村就凭借着大片的水稻田而广为人知.下面这段视频就带大 ...

  • 胶东半岛在清初还能看到老虎,栖霞和黄县均有官方记载

    老虎是林中之王,对领地环境(生存空间)有极高的要求.在历史上,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老虎的领地也逐渐缩小,很多地方都已经难觅老虎的踪迹. 山东是人口稠密的省份,野外早已不见有老虎生存.实际上,不仅是 ...

  • 例谈座谈会发言如何实现开头''满堂彩''

    座谈发言开头要力求抓住听众的耳朵,方式要灵活多样,而开头的分类,有如下几种方式,可以作为借鉴.        第一种,以幽默的方式开头.这种开头的方式既幽默又风趣,能够很快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一般幽默的 ...

  • 魅力课堂:例谈任务驱动作文

    例谈任务驱动作文 大同一中   李林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法,来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一篇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 ...

  • 百余年前刺槐引入胶东半岛,如今刺槐花大包子已是乡土名吃

    今日立夏.在胶东半岛,这一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楸树和刺槐的花期将至. 楸树和刺槐如今虽然都很常见,但就渊源来说,它们却是两个不同的树种.前者是本土良木,古代就受到木匠们的青睐:而后者与苹果.大樱桃相似 ...

  • 教师必备|例谈英语阅读课活动的分层设计

    培养学生,一定不能停留于物质层面,也不能只停留于精神层面.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应定位于让学生有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灵魂:而阅读是培养人文素质和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 教材既是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主要材料,也是 ...

  • 胶东半岛环游速记之四:威海成山头

    胶东半岛环游速记之四:威海成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