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经总要·前集·卷四
相关推荐
-
兵经百篇(明)揭暄
原则. 三十三 材① 原文: 王有股肱②耳目,大将亦必有羽翼赞勷③.故师之用材,等于朝廷. 有智士,若④参谋,亦赞画,亦谋主,任帷幄而决军机,动必咨询. 有勇士,若骁将,亦健将,亦猛将,亦枭将,主 ...
-
《孙膑兵法》·客主人分(19)
客主人分(1) [原 文] 兵有客之分,有主人(2)之分.客之分众,主之分少.客负[倍]主人半,然可敌也. 负--定(3)者也.客者,后定者也.主人按[安]地抚势以胥(4). 夫客犯益[隘]逾险而至 ...
-
《孙膑兵法》·十阵(16)
以武学打开世界 [原 文] 凡陈[阵]有十:有枋[方]阵,有员[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形(1)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X[襄(2)]之阵,有火阵,有水阵,此皆有所利. 枋[方]阵者, ...
-
孙子兵法 第九篇 行军篇(下)
[原文]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①: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②:其所居易者,利也③:众树动者,来也④:众草多障者,疑也⑤:鸟起者,伏也⑥:兽骇者,覆也⑦:尘高而锐者,车来也⑧:卑而广者,徒来也⑨:散而条达者 ...
-
战争的艺术:运用之妙
原创 布衣书生走天下 复利人生 前天 Sista TryckarenDetektivbyrån - Wermland <行军篇> 本篇讲了不同地形的注意事项,以及观察敌情判断的要诀等.这些 ...
-
《百战奇略》第七卷(原文及译文)共10卷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 ...
-
武经总要·后集·卷四
将贵轻财 汉李广历七郡太守,前后四十余年,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卒共之,家无余财,终不言生产事.将兵乏绝处,见水,士卒不尽饮,不近水:士卒不尽餐,不尝食.士卒以此爱乐为用也. 窦婴为大将军,婴言袁盎 ...
-
武经总要·前集·卷二十二
北蕃地理 契丹,其先与奚异种同类,俱为慕容氏所破,窜于松漠之地,后居黄龙之北辽泽间.辽泽去榆关一千一百里,榆关去幽州七百里,其地南接海,东际辽河,西包泠陉,北界松陉,山川东西三千里.唐置契丹王兼松漠府 ...
-
武经总要·前集·卷二十一
荆湖两路,皆天文张翼轸之分,春秋楚地,秦之长沙.黔中.南郡悉其境. 东界鄂渚,西接溪洞,南抵五岭,北连汉沔.其人多劲悍忿决,勇於私斗.自南郡.凌夷.卢溪.辰阳诸郡兼杂蛮夷,散处山谷,其外又有羁縻州县, ...
-
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九
西蕃地里 夏州,汉朔方郡,后魏置夏州,深在沙汉之地.唐开元中,为朔方军大总管兼安北都护.唐末,拓拔思恭镇是州,讨黄巢有功,赐姓李氏,世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五代李仁福彝超继领节钺,号定难军.宋太平兴国 ...
-
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
陕西路 陕西路,<禹贡>雍梁冀豫四州之地,而雍州全得焉.天文东井与鬼宿之分. 西接羌戎,东界潼陕,南连巴汉,北际朔方,自安定.北地.上郡皆逼近戎狄,历代未尝去战备,武都之地则氐羌杂处,武威 ...
-
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七
河东路 <禹贡>冀雍二州之域,而冀州为多,天文觜参之分,春秋晋地,秦之太原.河东.上党.雁门四郡,皆其境.其地东际常山,西控党项,南尽晋绛,北扼云朔.人生劲悍,便於弓马,逼近羌胡,风俗使然 ...
-
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六
叙曰:王者守在四陲,东西北尤重,怀柔示信,谨疆场之事:折冲御侮,张蕃卫之服:治险阻,缮甲兵,严烽燧,设亭障,斯长辔远驭之术也.宋制:东起沧海,至北平军,十数城.六百馀里,属河北路:东起大郡,西缘大河, ...
-
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五
行军约束 凡行军及在营,应军中条约,主将并须先出榜晓告,令将士知审. 凡军行,大将平明与诸将论一日之事,暮与诸将议一夜之事. 凡欲攻围,只主将知委,应行将士不得预知,并候临时唱发. 凡前有斗敌,主将先 ...
-
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四
右军中赏罚之法,于旧史往往杂见而备存者.独今令有兵卫,律有擅兴,自汉以来,沿革掇定,随世为异. 宋制,大将每出讨,皆给御剑自随,有犯令者,听其专杀.兼置随军赏给库或付空名宣符,有立功者,听大将便宜爵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