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第九篇 行军篇(下)
相关推荐
-
《孙子兵法》名句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摘自<孙子兵法·九地篇> 解释:把军队置于必死之地,身陷绝境,反而能转危为安.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 ...
-
孙子兵法 第九篇 行军篇(上)
"行军"在现代军语中,意即"军队进行训练或执行任务时从一个地点走到另一个地点",而本篇篇题的含义却与此有别,指的是行军过程中的"处军".&q ...
-
《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篇(珍藏版)
<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篇 [篇目提要] "行军"的主旨是"处军"和"相敌"."处军"即指部队行军和作战方法, ...
-
《孙子兵法》• 行军篇
◎曹操曰:择便利而行也. ◎王皙曰:行军当据地,便察敌情也. ◎张预曰:知九地之变,然后可以择利而行军,故次九变.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 ◎王皙曰:处军凡有四,相敌凡三十有一. ◎张预曰:自绝山依谷 ...
-
孙子兵法·行军篇10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 ...
-
孙子兵法 | 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 ...
-
孙子兵法 第十一篇 九地篇(下)
[原文]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①.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②.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③.四达者,衢地也④.入深者,重地也⑤.入浅者,轻地也⑥.背固前隘者,围地也⑦.无所往者,死地也. ...
-
孙子兵法 第十篇 地形篇(下)
[原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①.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②.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③.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④.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⑤,唯人是 ...
-
孙子兵法 第七篇 军争篇(下)
[原文]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①: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②: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③.故兵以诈立④,以利动⑤,以分合为变者也⑥.故其疾如风⑦,其徐如林⑧,侵掠如火⑨,不动如山⑩,难知 ...
-
孙子兵法 第六篇 虚实篇(下)
[原文]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①,作之而知动静之理②,形之而知死生之地③,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④.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⑤.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