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相关推荐
-
孩子们爱玩的海滩沙堡,原理揭晓了
昨天 17:42 原创 科 研究人员制造出了微型人造毛细管,可以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让水蒸气在管内凝结.该研究为萦绕半个世纪之久的毛细管凝结之谜提出了解决方案. 海滩沙堡. 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多孔材料内部或 ...
-
打破校史,发学校首篇Science的博士小姐姐,近日再发Nature!破解'百年谜题'
来源:科研大匠 2010年10月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为在二维材料石墨烯方面的的贡献获奖.此后,石墨烯迅速成为科研界关注热点.那一年,西南 ...
-
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王雪飞,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性能碳纤维结构与性能相关性研究,E-mail:wangxf@nimte.ac.cn 碳纤维是由不完全石墨结晶沿纤维轴向排列的一种多晶的无机非金属 ...
-
北工大《JMCA》:首次揭示钙钛矿光降解非晶中间相的产生!
随着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快速发展,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得到了明显地提升.然而其稳定性,尤其是光照稳定性依然较差,严重的阻碍了其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有研究发现,光照下钙钛矿薄膜的光致发光强度会明显 ...
-
中英科学家实现纳米限域毛细凝聚理论研究重要突破
本报合肥12月10日讯(记者 方梦宇 通讯员 范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王奉超与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海姆团队合作,在纳米限域毛细凝聚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于12月1 ...
-
内部原子停止震荡:首次让公斤级的物体近乎完全静止
majer @ 2021.06.19 , 23:43 很少有东西是完全静止的.宇宙中所有正常的物质都是由嗡嗡作响的粒子组成,它们只管自己的事,以自己的频率振动. 如果我们能让它们尽可能放慢速度,物质就 ...
-
南昌大学李越湘教授团队《AFM》: 限域毛细作用促进高效太阳能水蒸发
高分子科学前沿 今天 [成果简介] 在光热材料内外界面形成超薄水并制造丰富的水/空气界面是促进太阳能驱动的水蒸发速率的有效手段,但仍是一个巨大挑战.近日,南昌大学李越湘教授团队在Advanced F ...
-
中国科大在纳米限域毛细凝聚理论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奉超教授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安德烈·海姆团队合作,在纳米限域毛细凝聚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Capillary condensatio ...
-
厦大侯旭团队Science发文:仿生纳流离子学将推动脑机接口等技术发展
8 月 6 日,Science 发表了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会员.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双聘教授侯旭为共同第一作者的,团队关于 "仿生纳流离子学" 的 Perspect ...
-
一个存在近150年的经典方程再次被验证
2020-12-11 12:00 原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原理(ID:principia1687),作者:萌大统领 一 在海滩上搭建一座沙堡,你只需要两种原材料--沙子和水.当干燥细软的沙粒和水相遇 ...
-
物理公式获拓展!MIT团队突破经典电磁理论在纳米尺度下失效问题
如果要溯源当代电力科技,以及人们日常已无法摆脱的各种电子产品,詹姆斯 · 克拉克 · 麦克斯韦一定是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 我们应该从中学物理课本上就了解过"麦克斯韦方程组".200 ...
-
浙江理工大学,首篇第一单位《Nature》诞生!
编辑推荐:本研究深化了对固体高分子表面动力学的认识,是界面科学和高分子科学一次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研究突破.同时,这也是浙江理工大学首次作为第一单位在<Nature>发文. 20世纪90年代 ...
-
【动态】大连化物所实现电催化过程电子转移成像
电催化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探测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院士.范峰滔等人在液相原位电化学成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了电催化过程中电荷转移过程的纳米尺度直观成像. ...
-
毛细冷凝:沙堡与开尔文方程
majer @ 2020.12.11 , 11:57 来自周围空气的水蒸气会自发凝结在多孔材料内部或接触表面之间.但是,当液体层只有几个分子厚时,这种现象就超出了经典理论的适用范围. 根据最新发布在& ...
-
《Nature Commun》:超坚固、高延展性的自愈合材料!
具有优异机械强度和高愈合效率的自愈材料,将在众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他们的制造是极具挑战性的.近日,来自四川大学的张新星等研究者,受生物软骨的启发,通过在树枝状单宁酸修饰的WS2纳米片和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