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湿热夹滞 方药枳实导滞汤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栀子大黄汤
栀子大黄汤 <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酒黄疸,心中懊侬[1]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金匮黄疸:15)栀子大黄汤方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 ...
-
方剂歌诀详解——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丸 <内外伤辨惑论> 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 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 若还后重兼气滞,木香导滞加槟榔. [歌诀总括] 枳实导滞丸具有消导化积.清热利湿的功效,治 ...
-
熊继柏:湿热发热病案,兼谈承气汤和枳实导滞汤的区别
I导读:学习枳实导滞丸的方义和应用方法的绝佳教材,就在这里了.故事精彩,医理详悉,同样都是阳明病,为什么有的时候用承气有的时候不能用承气?真真有醍醐灌顶之感啊,强烈推荐! 治持续发热40余天伴腹胀便溏 ...
-
痤疮:肺经风热、胃肠湿热、痰湿瘀滞的症状、治法、方剂及中成药
痤疮:肺经风热、胃肠湿热、痰湿瘀滞的症状、治法、方剂及中成药
-
熊继柏∶湿热发热病案,兼谈承气汤和枳实导滞汤的区别
(治持续发热40余天伴腹胀便溏病人,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疑难病症.) 再讲一个持续发热40余天的病案.病人持续发热,并伴腹胀.便溏不食.这个病人姓黄,男性,38岁,是某医学院的一个职工家属.发热40多 ...
-
国医大师熊继柏:湿热发热病案,兼谈承气汤和枳实导滞汤的区别
I导读:学习枳实导滞丸的方义和应用方法的绝佳教材,就在这里了.故事精彩,医理详悉,同样都是阳明病,为什么有的时候用承气有的时候不能用承气?真真有醍醐灌顶之感啊,强烈推荐! 治持续发热40余天伴腹胀便溏 ...
-
中医经典方药“肾著汤”,记载在医圣张仲景...
中医经典方药"肾著汤",记载在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 组方:甘草二两(10克),干姜四两(20克),茯苓四两(20克),白术二两(10克).水煎服,一日三次.(以一 ...
-
尿潴留,尿失禁(湿热壅滞型)取穴法
临床表现为小便短赤,频数疼痛,舌苔黄厚,脉象滑数.或兼有烦渴咽干,或少腹拘急,或大便干燥. 主穴:夹脊穴,膀胱俞,肾俞,脾俞,胃俞,行间,蠡沟. 配穴:兼有烦渴咽干的加阳陵泉,支沟 兼有少腹拘急的加阳 ...
-
舌苔黄腻: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
舌苔黄腻 :https://baike.so.com/doc/5684208-5896889.html?所属类别 :其他舌苔黄腻在中医诊断中被称为黄腻苔,舌象为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如黄色粉末调 ...
-
中医中药经典方药桂枝茯苓丸汤——《金匮要...
中医中药经典方药桂枝茯苓丸汤--<金匮要略> [组成] 桂枝10g 茯苓12g 丹皮10g 芍药12g 桃仁10g [用法] 水煎服或和蜜为丸. [主治] 淤血留结胞宫,妊娠胎动不安,漏下 ...
-
脾胃及肝、胃肠湿热,怎么治
导读:今天学习徐景藩教授对于慢性胃.肠炎的脾胃及肝和胃肠湿热证候的治疗.徐景藩教授为著名脾胃病专家,对治疗慢性胃炎及慢性肠炎潜心研究,疗效甚佳.徐氏认为慢性胃肠炎病位当以脾胃为主,且可旁涉肝.肾二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