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彩收藏有哪些好方法
相关推荐
-
流金岁月的技艺——珐琅的前世今生
珐琅,又称"佛郎" "法蓝",起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 ...
-
明清景泰蓝的收藏价值呢?
景泰蓝独步宫廷600年,由于用料昂贵.工艺极难,宫廷造办处的景泰蓝制作数量也极其有限.目前故宫博物院藏友珐琅器仅6000余件,景泰蓝更是只有4000件,故宫600年仅出4000件景泰蓝珍品,平均每年仅 ...
-
“燕京八绝”之首的景泰蓝色彩研究
摘要 景泰蓝名列"燕京八绝"之首,也被认为是"中国宫廷艺术的典范".景泰蓝工艺的源头虽为外来文化,但自元代至清末,经过700多年发展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宫廷审美 ...
-
掐丝珐琅特征的剖析
掐丝珐琅工艺原为"舶来"之物,应是元明之际中国工匠借鉴阿拉伯半岛的"大食窑"制作工艺并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掐丝珐琅的的图案形状非常明显,有很强的立体感,便于 ...
-
掐丝珐琅彩收藏知识
掐丝珐琅的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珐琅有玉的温润.珠宝的光辉.骨瓷的细致,最重要的是这种材质历久弥新.不会氧化褪色.即使经过 ...
-
掐丝珐琅彩真品图片及鉴定方法
众所周知,掐丝珐琅器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堪称中国工匠精神的代表.每件掐丝珐琅器,必须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鎏金等复杂工艺,稍有纰漏,则前功尽弃.由于烧造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明清两代 ...
-
珐琅彩收藏有哪些好方法
珐琅彩瓷启始于康熙末年,全盛于雍.乾两朝,乾隆中期以后逐渐销声匿迹.17世纪初,当法国传教士第 一次将画珐琅器贡奉康熙皇帝时,康熙皇帝被它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深深吸引,即刻决定把珐琅这种新型装饰效果 ...
-
掐丝珐琅彩为何成为收藏热潮
明代中期(1435~1572)历经了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八朝.现今能够看到的明代中期掐丝珐琅实物主要为景泰.成化.嘉靖年间的遗作,而带有款识的仅有景泰.嘉靖两朝,其他年间的掐 ...
-
掐丝珐琅彩再度成为收藏热点
从珐琅壁画明义传奇馆看到多副掐丝珐琅画,它全程由十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其中最主要的有白描.掐丝和着色,这三道工艺是掐丝珐琅画制作的灵魂.骨骼及血肉,无论哪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功底. ...
-
清代珐琅彩收藏:生活当中初步判别清代珐琅彩的方法
珐琅通常是由矿物质,如硅.铅.硼砂.长石或石英等元素按照独 家的比例混和,再分别加入不同颜色的金属氧化物制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作出的珐琅呈现出别致的炫目色彩,并且长久保存也不会褪色,正是这种特殊色泽令 ...
-
珐琅彩收藏好方法
中国瓷器的发展,自商代 开始,宋代为鼎盛时期.但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却是中国最 具收藏价值的瓷器.按照瓷器造型上的价值来看,陈设器是最 具价值;装饰价值上又是彩饰为最 高.宫廷珐琅彩,则是集所有最 高价值 ...
-
珐琅彩收藏:生活当中初步判别珐琅彩的方法
"珐琅无大器",由于生产的目的纯粹为供帝王玩赏,一般器形高度不超过三十厘米,但身材娇小的珐琅彩瓷单件拍卖价动辄过亿,往往超越历代国宝大器,成为称霸全球瓷坛的"拍卖之 王& ...
-
掐丝珐琅彩投资?到底值不值得?
元代掐丝珐琅器的图案装饰多以盛开的缠枝莲为主题纹饰,其特点是缠枝莲花朵舒展饱满,枝叶肥厚,并衬以小花苞.图案布局疏朗,掐丝线条奔放有力.珐琅质地细腻洁净,釉面光亮,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草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