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庄子讲故事之齐谐说(三)
相关推荐
-
《庄子· 逍遥游》从鲲鹏和虫鸟引发的对自由的思考
庄子,作为道家继老子之后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在道学领域的修为被后世引为典范.特别是他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把道学思想贯穿其中,把宇宙自然的规律和至理显化其中,这是极其高明的一种文以载道.传道.弘道的技 ...
-
《庄子~逍遥游》(二)
<逍遥游>二 原文:1.<齐谐>者,志怪者也.2.<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3.野马也, ...
-
浅滩处的《逍遥游》(31)从两个尘埃的故事说起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以前看到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郑渊洁先生写的一个童话.大概是说两个尘埃在一个人的鼻子尖上相遇,它们都听到了一首 ...
-
听庄子讲故事之齐谐说(一)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
听庄子讲故事之齐谐说(二)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鹏将要飞起来的时候,水击三千里,就像现在的飞机,需要在跑道上滑行相当长的距离才能飞离地 ...
-
听庄子讲故事之齐谐说(四)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
-
听庄子讲故事之齐谐说(五)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这样的话这九万里的风,这么厚的风,托着这双巨翼才毫不困难,即使这样,还需要不断地培养更大更多的风,关 ...
-
听庄子讲故事之齐谐说(六)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qu ...
-
听庄子讲故事之齐谐说(七)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从昌乐县城出发步行,无论是去逛城西的西湖公园,还是去爬城东的孤山,一天可以来回好几趟,早饭还可 ...
-
听庄子讲故事之北冥有鱼(三)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虽然化为鸟了,看样子体型或者没有太大的改变吧,只是多了一双翅膀吧,这双翅膀就是逐渐开悟得到的智慧,智慧多了,识见自然就高远了. "怒而飞&qu ...
-
听庄子讲故事之《仙人》(三)
对于一个盲人来说,他是无法欣赏到世界的绚丽多彩的,即使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花满园,他也不会看到一点花红柳绿:对于一个聋者来说,他是无法欣赏到音乐的美妙的,即使黄钟大吕一起鸣奏,他也不会听到一丝宫商角徵 ...
-
听庄子讲故事(一)
听庄子讲故事之前,先来聊聊道家. 道家自从出现以来,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国泰民安时,道家是默默无闻的,天下大乱时,道家又出来拨乱反正,等到国家安定下来,又飘然而去,不争半分功与名.打个比方,国家和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