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十景之石桥漱玉

(0)

相关推荐

  • 【散文】以且的桥

    以且是水乡.有水桥便多.不足两公里的河道上,建了七座桥.以且的桥,低调,朴素,讲究实用. 以且最早的桥,可是载入方志的.道光二十九年刊行的<大定府志>载:"以且,去扯瓜河五里,羡 ...

  • 再游华州马峪石桥

    邮箱:3125136050@qq.com 再游石桥 作者 郝二华 庚子农历五月十九日(阳历七月九日),饭后寻思出凉,忆去年马峪石桥消暑甚美,遂俱出,奔马泉. 从磨村上至陕化东门,到湾惠村入西沟,河套山 ...

  • 马桥老街

    马桥镇位于沙港.俞塘汇合处,北倚北松路,南滨俞塘河.镇旧有四座石桥,分布呈马状,故名马桥.兴起于清初,称马桥市,乾隆年间称镇. 出马桥公园,沿富岩路往南百余米,就到了马桥东街.马桥东街以大石桥为界,西 ...

  • 华州马峪石桥记

    邮箱:3125136050@qq.com 马峪石桥记 图文作者 郝二华         华州区马泉村有一石桥,横跨马峪河上,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解决西坡交通而修建的生产桥.随着沿河水泥路的修通,村民过 ...

  • 赵州桥的名称

    赵州桥有它的初名.俗名和改名的历史. 安济桥建成后,始名(初名)为:赵郡河石桥.唐中书令张嘉贞于 开元十三年(725年)撰文的<赵州大石桥铭>曰:"赵郡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 ...

  • 老城旧事:张起岩与潍县十景

    说起潍县十景,我们应该感谢一个济南人: 张起岩,元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另外,他还是元朝首届科举状元.厉害不? 据传元延祐年间,状元张起岩原标定"潍州八景",每景并赋一诗 ...

  • 潍县十景:玉清烟晓

    在金庸小说里,提到了一位山东籍的重量级江湖人物,那就是全真教的丘处机.关于他的一位弟子尹志平,更是被广大金庸迷所知.在小说里,尹志平是一位好色之徒,设计迷奸了小龙女.但在历史上的尹志平,却完全不是这一 ...

  • 潍县十景之青阳晴眺

    时光回溯到七百多年前的元朝初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人来到潍州,为秀美的景色倾倒,诗兴大发,挥毫写下广为流传的"潍州八景"诗,到了清代,又加上"北楼晓钟"和&qu ...

  • 潍县十景之东园早春

    元代一位叫张起岩的青年,极有才华,在考取元代首位状元之前,曾经在潍州做官,喜欢游览潍州周边各处景点,写下流传至今的潍州八景诗,后来到了清代,有人又添加二景"塔山望日"和" ...

  • 潍县十景之麓台秋月

    在潍城区望留街道往西不远处,有一座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山,远近闻名.其名字的起因于云气雾升,烟雾缭绕悬浮于山坡之上,故因此得名浮烟山. 浮烟山上曾经有几处古老建筑,一处是始建于元代的朝阳观,还有一处是 ...

  • 潍县十景之西山霁雪

    行尽青山是潍县,过完潍县又青山. "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二百多年前的一天,正在潍县做官的郑板桥不吝笔墨如此深情地描述他治理下的潍县城. ...

  • 潍县十景之玉清烟晓

    前言 时光回溯到七百多年前的元朝初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人在考取元代首位状元之前,曾经在安丘做官,喜欢游览潍州周边各处景点,为秀美的景色倾倒,诗兴大发,挥毫写下广为流传的"潍州八景" ...

  • 潍县十景

    友情提示:本文996字,阅读约需3分钟 据传元延祐年间,状元张起岩标定"潍州八景",每景并赋一诗.后来,清<潍县志>.民国<潍县志稿>均增加两景,称&quo ...

  • 潍县十景:“西山霁雪”的由来

    友情提示:本文1223字,阅读约需5分钟 潍县十景:"西山霁雪"的由来 清乾隆<潍县志>插图:西山晴雪 查阅有关史料,位于县治西约二十五里处有一座山叫孝迹山,又名青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