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的名称

赵州桥有它的初名、俗名和改名的历史。

安济桥建成后,始名(初名)为:赵郡河石桥。唐中书令张嘉贞于 开元十三年(725年)撰文的《赵州大石桥铭》曰:"赵郡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它以当时的地名、水名命名,初名始见于此。

赵州大石桥,为当地人的俗称。因为隋末越王杨侗皇泰初年(618年)在赵州城西门外冶河(清水河)上建成了永通桥,它晚于赵郡河石桥19年,建筑结构、艺术风格与其相似,只是形体较小,且与赵郡河石桥相距仅2.5公里,为区别南北二桥,冠以大小,故称赵州大石桥(永通桥则谷呼赵州小石桥)。

赵州桥,是根据地名命名的。自北齐天宝二年(551年)改殷州为赵州,赵州之名始于此。40年以后建成赵郡河石桥,至民国二年赵州,更名赵县,1100多年,历尽隋、唐、宋、元、明、清代,期间曾设置赵郡、栾州、殷州、庆源府(军)、沃州、永安州等,历史上只存在290年;而赵州之名则经历了近千年,历史最久远。故以地名为桥名,俗呼赵州桥,或曰赵州石桥。

安济桥是以后的改名。赵郡河石桥建成590年后,由北宋哲宗皇帝赵赐名:安济桥。并以此为正名。据考,北宋周《北辕录》载:"未至城(赵州)五里渡河石桥,石桥从空架起,工极坚致,南北长十三丈,阔四之一,实隋人李春所造。元祜间赐名安济,有张果老驴迹"。乃取"利贯金石,强济天下,通济利涉,安全渡过,万民以福"之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