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礼器碑》笔法|第11讲:隶书,如何写好疏密收放之姿?
相关推荐
-
硬笔书法练习宝典之行书间架四十九式第七课
第三十一式.互相替代 以一种笔画来替代另一种笔画,是行书中常用的方法.这些笔画的替代,都是出于笔势变化的需要,以点代捺.以横代点即是常例. "永"字改变原来面貌,横折钩变为一一个圆 ...
-
硬笔书法练习宝典之 行书间架四十九式
第七式.轻重均匀 楷书结构中笔画轻重粗细相差不大,比较均匀.而在行书中,笔画的轻重变化有时较悬殊.行书中笔画少的字常用粗画,反之则用细画.如"罪"."觞".&q ...
-
隶书,如何写好疏密收放之姿?
书法结字之疏密,是指笔画安排之宽疏与紧密,疏密相间,方为佳作. 明赵宧光在<寒山帚谈>中言:"书法昧在结构,独体结构难在疏,合体结构难在密.疏欲不见其单弱,密欲不见其杂乱.&qu ...
-
连载|张继隶书视频讲座第11讲
点个在看吧,要不就找不到文章了
-
张继隶书讲座:第四讲隶书的笔法
张继隶书讲座:第四讲隶书的笔法
-
这11个隶书笔画特征,写出任何一个就知道是《乙瑛碑》的笔法
初学隶书,很多朋友是从临习<乙瑛碑>开始的,但有时写了一段时间后总感觉不像,一离开字帖就写不出原碑的味道了.这是因为对<乙瑛碑>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临帖时没有抓住这个碑笔画的基本 ...
-
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二)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治理国家执政抚民的九条原则:理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道理:懂得中庸之道必"择善固 ...
-
来楚生临汉隶礼器碑,妙合无垠端庄严谨,宽厚夸张气势夺人
来楚生隶书在近当代,位居前列,个性鲜明.风貌独具,远宗汉碑.汉简,近取金农,最终极具独创性,将简书的一些风格特征融入到隶书中,妙合无垠,具体而言,间架取隶书,端庄严谨,捺画和波磔宽厚夸张,气势夺人. ...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11讲:桂枝汤证4(桂枝加附子汤)
内容提要:解释<伤寒论>条文6.21桂枝加附子汤,从附子的作用.生用和炮用.煎服方法.毒性4个方面详细讨论了"附子".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陈胜昔,网名Water,今天带 ...
-
民国隶书字帖欣赏,48幅高清书法笔法演示,学隶书的首选字帖|曹全碑
来源: 清雅阁 书法用笔只有一个标准"用笔千古不易".我们关键是要正确理解这个"用笔"理念.最先的隶书源自于古篆隶.简牍帛书,用笔极其随意率性,只是汉隶的高度规 ...
-
小学二年级奥数第11讲 考虑所有可能情况(下)
小学二年级奥数第11讲 考虑所有可能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