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相关推荐
-
《中庸》注释(二十三)
[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凡事以至诚顺乎民心而作,则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言辞先立乎诚则言有物而流畅,做事先立乎诚则遇事而通达,举 ...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经典带给疫情的启示
<中庸评析> [经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章句]跲,其劫反.行,去声.凡事,指达道达德九经之属.豫,素定也.跲,踬也.疚,病也 ...
-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数广而识,识广而智,智广而思,谋新求变: 时广利思,思广利新,新广利学,文以化人: 识思于智,智新于颖,颖学于问,文以载道: 辨考聪慧,慧育哲思,思习明题,日 ...
-
《中庸》注释(二十五)
[原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 ...
-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一)解读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 哀公问政(一)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为政准则即文武之道:德的内涵是仁.义.礼.智:理解"五达道" ...
-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8--1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武.周公之功德,周公制定礼仪:礼仪在古代是团结家庭,维护国家的纽带.认识武王.周公之孝: ...
-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1--23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诚"与"明"之间的关系,诚与明其实是合二为一的 ...
-
中庸研读第8讲:第15-17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5--17章解读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中庸之道要从身边做起:祭祀活动及鬼神之道的细微精妙.了解舜帝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成为圣人,并最终获得了相应的地位.财富和寿命,理解& ...
-
中庸研读第7讲:第13-14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7讲:第13-14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3--14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道不远人,努力实践中庸之道.理解"素其位"的论述,从"素富贵. ...
-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4--25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之道"的功用,可以出神入化,"至诚之道"就是 ...
-
中庸研读第14讲:第26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4讲:第26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6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的功用和意义.至诚是万物天性的自然之成,贯穿于天地万物之中,是自然演化的内在 ...
-
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7--28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圣人之道"的内涵,懂得素位而行和明哲保身.深入体会"为下 ...
-
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1--12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君子遵道而行及君子依乎中庸等观点:理解君子之道费而隐,中庸之道用途广博,体含精妙等道理: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