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 大盂鼎和大克鼎背后的故事
相关推荐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四)西周大盂鼎
用这首曲子纪念潘达于老人.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被认为铸于西周康王时,1849年据传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曾长期由苏州潘家收藏,1952年捐赠入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大盂鼎
用这首曲子纪念潘达于老人. 第十三件,西周青铜器大盂鼎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2002年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 ...
-
『鼎盛千秋』—— 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大盂鼎大克鼎重聚)
天逸出品 聚焦高等书法教育,推介年轻艺术家. 20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澎湃新闻记者从6月10日下午在京召开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馆际合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博物馆将于6月18日举办" ...
-
看看老学霸家里都收藏什么?
周康王时期 大盂鼎 国家博物馆藏 每年6月下旬,一批新的学霸初出茅庐,他们即将踏入各大知名院校,步伐坚定,野蛮生长...... 中国自古以来就盛产学霸,而当年多数学霸都喜欢收藏点古物,让我们拨开历史的 ...
-
现代奇女(50)潘达于
当代奇女潘达 新婚三个月守寡.却用一生守护夫家旷世奇珍 收藏世家 潘家是苏州彭.宋.潘.韩四大望族之一.潘氏祖籍在安徽歙县,其中一支迁到苏州定居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年仅24岁的潘家子弟潘世恩 ...
-
宝鸡出土国之重器——大盂鼎、大克鼎上海聚首
日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在上海开幕,展览共展出自殷商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有铭文的青铜鼎21件,其中包括宝鸡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这也是这两件青铜重 ...
-
【国之重器 不可示人 】中国长达14年的噩梦背后是一场耗时半个世纪的精心策划
我们无法遗忘这段历史,中华民族一个长达14年的梦魇.我们更无法想象和了解的是,这14年的背后是长达半个世纪的精心策划......如今百年已过,我们坚守着祖国的领土,历史不再重演,但我们依旧要学习和牢记 ...
-
国之重器,伟岸雍容——大克鼎彰显“西周中期书法典范”
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 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千克 光绪中期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 晚清时期,有"海内青铜器三宝"之尊. 此三宝,分为是现藏于中国 ...
-
国之重器天鲲号成功背后经历了什么?才能让中国疏浚技术反客为主
国之重器天鲲号成功背后经历了什么?才能让中国疏浚技术反客为主
-
凭什么一辈子只发二十篇论文却评上院士?国之重器没他不行
凭什么一辈子只发二十篇论文却评上院士?国之重器没他不行
-
国之重器不可示人,秦朝15年而亡,就是用错了两个人
国之重器不可示人,秦朝15年而亡,就是用错了两个人
-
[首藏作品](6431)铸国之重器 产学研携手打响高端机床突围战
铸国之重器 产学研携手打响高端机床突围战◎董 真 本报记者 王 春"十四五"开新局·破难题当我们拿着精美轻薄的手机,当我们坐着高速便捷的高铁和飞机,很少把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与机 ...
-
布局国之重器,选哪只“科技龙头”指数?
长假开车出行,高速拥堵那是必然的!心烦意乱之时,总幻想着自己驾驶的是一辆可以腾空飞行的汽车,"嗖"的一声就能躲过拥堵.假期最后一天,SpaceX星舰原型机试飞成功着陆,迎来了太空迷 ...
-
“国之重器”宣布永不出售,每年净赚50亿美元,全球独一无二
ZAKER 关注 昨天15:3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制造的许多装备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重型装备领域,已经从最初的贫困发展到现在遍地开花.大型龙门吊.大型挖泥船.半潜船.盾构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