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斋拳学遗著:论桩功之境界

  持桩需经历三种境界,体认有得,方为功夫。所谓境界,即持桩时所有之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也。盖心理作用于生理,生理作用于心理交相辉映也。

      
      清末学者王国维先生尝谓:凡成事者皆须经历三种境界,一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拳亦应如是。
 桩功之第一境界     
   
      桩功之第一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不悔”。学者需坚信不疑,有百牛挽之不动决心。从生理上讲坚持百日即有感觉。坚持三、四年,即觉四肢膨胀,手足发热,有灌铅之感。四肢阴面有感觉较易且快,其阳面有感觉则较难且慢。四肢之阴阳面皆须有灌铅膨胀之感,方为有得,臻此境界始可学功。
桩功之第二境界   
      桩功之第二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望尽天涯路”,此际须信天下拳道之妙,唯我自尔独尊,而他家所无也。从生理上讲持桩至五、六年即觉两耳膨胀,眉鼻梁觉如有物在内鼓动,颈项挺拔犹如顶上有大绳吊引,头皮发胀、须发飞涨,觉有大石压顶之感。此即持桩时头直顶竖之功也。同时上肢之感觉渐渐蔓延至臀部及小腹。至此四肢之感有日增焉。臻此境界,即觉天趣盎然矣。然所发之力还非源自腰脊而是梢节之机械之力也④。
桩功之第三境界   
     桩功之第三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回首”,此时本能活力如蛇。“神庄意静”,弹指挥手,无非天籁。回过头来再看,十年来所操各法,皆如敝履,理应弃之沟壑而不惜,初步所练即为正果。从生理上讲坚持十年左右即觉腰脊有膨胀之感。此种感觉直达谷道臊根,却觉体整如铸,身如铅灌,肌肉如一,行走似趟泥,抬手锋棱起,身动如挟浪,腰脊板似牛。臻此境界,动则自有奇趣横生之感,所发之力始能均整。至此技击之资备矣⑤。以上所谈之年限,皆系我自身体识所得。在于学者或可略长,或可略短,均在于个人天赋与功力然耳。曾文正公曾谓:“成就事业天资仅作三分,而勤奋则占七分。”此非虚语也,学者勉之⑥。持桩虽日久,但见效不著,须求之于己身,不是姿势不正确,或既是心理起副作用于生理,或既生理起作用于心理,总之必有问题,当求证于高明,莫自以为是,切要!切要⑦!又持桩切忌死持一式,各式须交替轮流,每日如此。同时又须有站卧之分,站式与卧式尤须坚持。如是始有调配生理机能之作用。各式桩法虽皆可培育内劲,但各式之效应不同(故以桩功治病,才因人设式)若死持一式,从技击角度看则为偏颇,学者慎之  持桩需经历三种境界,体认有得,方为功夫。所谓境界,即持桩时所有之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也。盖心理作用于生理,生理作用于心理交相辉映也。
      
      ?清末学者王国维先生尝谓:凡成事者皆须经历三种境界,一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拳亦应如是。
 桩功之第一境界     
   
      ?桩功之第一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不悔”。学者需坚信不疑,有百牛挽之不动决心。从生理上讲坚持百日即有感觉。坚持三、四年,即觉四肢膨胀,手足发热,有灌铅之感。四肢阴面有感觉较易且快,其阳面有感觉则较难且慢。四肢之阴阳面皆须有灌铅膨胀之感,方为有得,臻此境界始可学功。
桩功之第二境界   
      桩功之第二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望尽天涯路”,此际须信天下拳道之妙,唯我自尔独尊,而他家所无也。从生理上讲持桩至五、六年即觉两耳膨胀,眉鼻梁觉如有物在内鼓动,颈项挺拔犹如顶上有大绳吊引,头皮发胀、须发飞涨,觉有大石压顶之感。此即持桩时头直顶竖之功也。同时上肢之感觉渐渐蔓延至臀部及小腹。至此四肢之感有日增焉。臻此境界,即觉天趣盎然矣。然所发之力还非源自腰脊而是梢节之机械之力也。
桩功之第三境界   
     桩功之第三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回首”,此时本能活力如蛇。“神庄意静”,弹指挥手,无非天籁。回过头来再看,十年来所操各法,皆如敝履,理应弃之沟壑而不惜,初步所练即为正果。从生理上讲坚持十年左右即觉腰脊有膨胀之感。此种感觉直达谷道臊根,却觉体整如铸,身如铅灌,肌肉如一,行走似趟泥,抬手锋棱起,身动如挟浪,腰脊板似牛。臻此境界,动则自有奇趣横生之感,所发之力始能均整。至此技击之资备矣。以上所谈之年限,皆系我自身体识所得。在于学者或可略长,或可略短,均在于个人天赋与功力然耳。曾文正公曾谓:“成就事业天资仅作三分,而勤奋则占七分。”此非虚语也,学者勉之⑥。持桩虽日久,但见效不著,须求之于己身,不是姿势不正确,或既是心理起副作用于生理,或既生理起作用于心理,总之必有问题,当求证于高明,莫自以为是,切要!切要!又持桩切忌死持一式,各式须交替轮流,每日如此。同时又须有站卧之分,站式与卧式尤须坚持。如是始有调配生理机能之作用。各式桩法虽皆可培育内劲,但各式之效应不同(故以桩功治病,才因人设式)若死持一式,从技击角度看则为偏颇,学者慎之
(0)

相关推荐

  • 内家拳修炼十全心经,太有用了(建议收藏)

    就是"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扫静无尘."内家拳术修炼,须要:心中无物,内心无惴,自性不动,清虚静定,至虚至极而入神,此即所谓"修性""炼心" ...

  • 王芗斋拳学遗著:论桩功之境界【一点资讯】

    持桩需经历三种境界,体认有得,方为功夫.所谓境界,即持桩时所有人之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也.盖心理作用于生理,生理作用于心理交相辉映也. 清末学者王国维先生尝谓:凡成事者皆须经历三种境界,一曰:衣带渐宽终 ...

  • 王芗斋拳学遗著:论桩功之境界|语音版[珍藏精华版]

    拳夫 一起站桩.一起喝茶,陪伴你健康开心! 公众号 注释 王芗斋拳学遗著:论桩功之境界              持桩需经历三种境界,体认有得,方为功夫.所谓境界,即持桩时所有之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也. ...

  • 【大成拳】王芗斋拳学遗著:大成拳谱

    大成拳谱 一九五九年著于天津 王芗斋 11 目 录 绪 言  总 纲  一.大成拳的桩法  1.混元桩  2.技击桩  3.其它桩法  二.大成拳的步法 三.大成拳的试力  四.大成拳的劲力规律 五. ...

  • 王芗斋拳学遗著

    绪言  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正邪,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非正法也,论拳如论禅,内家拳则第一义也,外家拳,则小乘禅,已落第二义矣.大抵禅道,惟在妙悟,拳道亦在妙悟. ...

  • 王芗斋拳学遗著:大成拳谱[语音版]

    大成拳谱[语音版] 大成拳谱 01 目 录 绪 言 总 纲 一.大成拳的桩法 1.混元桩 2.技击桩 3.其它桩法 二.大成拳的步法 三.大成拳的试力 四.大成拳的劲力规律 五.大成拳的八法 六.大成 ...

  • 王芗斋拳学遗著:站桩杂谈 【语音版】

    我们专注大成拳健身桩功夫推广       王芗斋拳学遗著:杂谈       (一)养生 我国养生学历史悠久,惟多失传散佚,门派迭出,多至不可名状,而各有专家独造之功,以致奥精遂老手,各有其特长,所有理 ...

  • 王芗斋拳学遗著:站桩杂谈

    图片来源:公众号,大脸猫微笑 王芗斋拳学遗著:杂谈 (一)养生 我国养生学历史悠久,惟多失传散佚,门派迭出,多至不可名状,而各有专家独造之功,以致奥精遂老手,各有其特长,所有理论,大都歧正相生,参互为 ...

  • 《王芗斋拳学论点》拳技一道尚精神,内要提...

    <王芗斋拳学论点> 拳技一道尚精神,内要提,外要随,手脚齐到法为真.力要远,气要催,拳似炮,蛇卷身,应敌犹如火烧身. 充华必强骨,锦貌必表真.计谋须运划,精神似霹雷.心毒称上策,手狠方胜人 ...

  • 论桩功之境界王芗斋

      持桩需经历三种境界,体认有得,方为功夫.所谓境界,即持桩时所有之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也.盖心理作用于生理,生理作用于心理交相辉映也.      清末学者王国维先生尝谓:凡成事者皆须经历三种境界,一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