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42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儿科疾病的病死原因之首。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但在华南一些地区却反而以夏季发病较多。大多数患者为婴幼儿,且以急性肺炎居多。本病可原发,亦常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之后。当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病时,更易发病,病死率亦更高。
    有哪些症状?
    1.轻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和肺部出现中、细湿性罗音。
    (1)一般症状:起病可急可缓,多于上呼吸道感染数日后发病。发热较高,可达39-40。C,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或弛张热,体弱婴儿可能为低热或不发热。患儿还常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全身症状。
    (2)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一般在早期就有明显咳嗽和咽部痰声。随病情发展易出现呼吸浅表、增快,每分钟可达40-80次。重症病例表现有鼻翼扇动、呻吟样呼吸、口唇及指趾端青紫,明显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肺部体征早期常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变粗或稍减低。以后可闻及中、细湿罗音,以背部肺底及脊柱旁为多,于吸气末更为明显。当病灶融合扩大时,可听到管状呼吸音,并有叩诊浊音。
    2.重症:病情严重,高热,有严重缺氧、毒血症及酸中毒,并发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如何诊断?
    典型的支气管肺炎一般都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肺部有中、细湿罗音,根据这些症状和体征,必要时进行×线检查,通常诊断并不困难。白细胞明显升高时能协助细菌性肿炎的诊断,白细胞减低或正常,则多属病毒性肺炎。
    如何治疗?
    基本方一
    银花8-12克,连翘8-12克,麻黄3-6克,杏仁3-6克,石膏15-20克,甘草3克。
    *山细胞及中性计数高者,加公英6克,地丁6克,野菊花6克,白花蛇舌草10克。
    *发热,加鱼腥草9克,黄芩4克,栀子6克。
    *白细胞总数减少,加板蓝根9克,紫草9克,青蒿6克。
    *咳嗽无痰,加桔梗3克,前胡6克,枳壳3克。
    *咳嗽痰白清稀,加半夏3克,陈皮6克,制南星3克。
    *有畏寒发热,流涕,苔薄白,加荆芥3克,防风3克,紫苏6克,去石膏。
    *咳嗽痰黄,加贝母6克,前胡6克,竹茹6克。
    *咽喉红肿疼痛,加玄参6克,射干6克,薄荷3克。
    *胃纳欠佳,加山楂10克,神曲6克,莱菔于6克。
    *气喘不安,呼吸急促,加葶苈子6克,苏子6克,枳实6克。
    *壮热口渴,加天花粉10克,石斛10克,知母6克。
    *大便稀溏,加葛根6克,黄芩6克,车前草10克。
    *大便末解,加瓜萎10克,莱菔子6克。
    *咳吐脓痰,加桃仁6克,冬瓜仁10克,鱼腥草10克。
    *面青唇紫,加丹参10克,红花6克,赤芍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小儿肺炎。
    基本方二
    麻黄3克,生石膏15克,杏仁9克,黄芩5克,大青叶9克,桔梗10克,葶苈子5克,陈皮9克,虎杖10克,甘草9克。
    *咳频痰多,加川贝母5克,瓜蒌9克。
    *高热持续伴神昏烦躁,加紫雪丹3-6克。
    *青紫明显,口唇面部发绀,舌质紫暗,加当归3克,丹参9克。
    *正虚邪盛,心力衰弱,加附子2克,太子参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小儿喘憋性肺炎。
    基本方三
    太子参15克,黄芪10克,浙贝母10克,冬瓜子10克,茯苓10克,川芎5克,杏仁5克,桑白皮5克,法半夏5克,陈皮5克,五味子5克,当归5克,生甘草3克。
    *气虚甚,加生晒参2-5克。
    *痰热明显,加葶苈子1O克,鱼腥草15克。
    *痰湿明显,加苍术5克,白芥子5克。
    *肺阴虚,去半夏、黄芪,加沙参10克,麦冬10克,川贝母5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小儿迁延性肺炎。
    基本方四
    肉桂12克,丁香13克,川乌15克,草乌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红花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透骨草30克。
    上药共研细末,制成10%油膏,敷于背部罗音密集处,外用伤湿止痛膏覆盖固定,每2天换药1次。
    用于肺炎肺部罗音吸收不良。
    有哪些单验方?
    1.银花15克,连翘15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千里光30克,射干9克。水煎浓缩至200毫升,每日分3次服完,1岁以内患儿用半量,新生儿可用1/4量。
    2.西洋参3-6克,麦冬15克,五昧子3克,每日1剂,水煎,不拘时代茶饮。
    3.葶苈子3-10克,大枣2-3枚,每日1剂,先用温水泡5-10分,水煎,分2-3次频服。
    特别提示
    1.病室应清洁安静,保持空气流通。不同病原的患儿尽可能分别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保证病儿充分休息,避免过多的治疗措施。
    3.宜采用头高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肺部淤血。
    4.保持呼吸连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定时变换体位,以利痰液的排出。
    5.要少量多次进食,给予足量维生素、蛋白质和水分
(0)

相关推荐

  • 孩子手术前还是好好的,术后出现了肺不张?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术后发生肺不张和手术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快要下班时,主任接到一张外院的急会诊单:11岁男孩,因齿槽嵴裂术后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请求协助诊断和治疗. 原来兄弟医院整形科遇到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肺炎喘嗽(儿科)】

    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严重疾患.各年龄段皆可发生,但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更高.其中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而致使其体质低下者,更易发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气候剧变.气温较低时发病率高.时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2 麻疹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人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咳嗽.打喷嚏所喷出的飞沫传播.冬春季多见,6个月至5岁小儿最易患病,6个月以内小儿由于从母体获得免疫力,不易得此病.一次患病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3 风疹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患者以1-5岁的儿童居多.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在出疹前1周和出疹后2周内,可通过口.咽.鼻.眼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主要通过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4 水痘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者6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相同.传播途径主要是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5 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l型引起的急性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疱疹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也可单独发生在唇及口周皮肤,牙龈上较少见,有自限性.多见于1-3岁的小儿,终年可以发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6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后使腮腺发炎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染源是患儿及隐性感染者,自腮腺肿大前6日开始至腮肿消退前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给他人.患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7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累及肝脏.目前已知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甲型肝炎主要通过肠道传播,其余各型主要通过输血及注射器传播.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8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小儿.病变主要在脊髓灰质,表现为弛缓性肌肉麻痹.病情轻重不一,轻度无瘫痪出现,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

  •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09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叮咬而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和10岁以下儿童,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有哪些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