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揭示肺癌转移机制:肺癌转移时间比临床发现早2.7年
相关推荐
-
华西医院肺癌中心教授权威解答,肺癌患者12大疑问!
上个月,为了给广大肺癌患者解惑,华西医院肺癌中心邱小明医生特地开展一场线上肺癌患者一对一的答疑直播,直播过程中,邱小明医生耐心仔细地解答了患者常常遇到的共性问题,也针对个别患者的病例给出了治疗建议.这 ...
-
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的基因突变不一致,你怎么看?
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的基因突变不一致怎么办? 作者丨李万祯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分子靶向药的诞生,开辟了一条治疗癌症的新途径,使肺癌.肠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治疗取得革命性进展.因而临床上常需对患者的 ...
-
【文献解读】文献204:染色体不稳定性及核型在肿瘤进化中的改变
Pervasive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and karyotype order in tumour evolution Nature, 2020.09.02 本研究来自: ...
-
“中美没有差异”再次被打脸
陶先生,54岁 诊断:晚期肺癌(无突变) 就诊医院:NCCN指南指定的医院 爱诺点评:国内知名大医院检测无突变,只能化疗.美国发现罕见的基因突变,不仅有上市药物可用,也有新药临床试验,效果良好. 国内 ...
-
最热快讯 | PD-L1阳性免疫治疗也无效?PD-L1检测陷阱要注意!
Haalthy导读 免疫治疗显著延长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获益人群较小,即使PD-L1阳性患者也有55%无法从免疫治疗获益. 美国知名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PD-L1表 ...
-
熬夜为啥会致癌?最新研究揭示:昼夜节律紊乱加剧DNA损失,同时扰乱DNA修复机制
在全球范围内,全职和兼职工人的夜班工作越来越频繁,加班或夜班的人数也一直在增加,特别是在运输,医疗保健和制造业中.夜班人群必须面对轮班.夜间光线和昼夜节律周期改变等生物学挑战,而这些挑战以及日常生活和 ...
-
最新研究揭示:昼夜节律紊乱加剧DNA损失,扰乱DNA修复机制
在全球范围内,全职和兼职工人的夜班工作越来越频繁,加班或夜班的人数也一直在增加,特别是在运输,医疗保健和制造业中.夜班人群必须面对轮班.夜间光线和昼夜节律周期改变等生物学挑战,而这些挑战以及日常生活和 ...
-
Neuron:大脑如何调整适应环境的变化?最新研究揭示目标导向行为的调控作用机制
在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常规问题时,为了不占用大脑更多的认知资源,个体会使用习惯性行为系统(habitual)来提高效率:而当我们面对陌生情况时,个体需要切换到目标导向性行为系统(goal ...
-
MD安德森最新研究表明质子治疗为肺癌复发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美国时间2017年3月18日,2017年胸部肿瘤多学科研讨会在美国旧金山落下帷幕.会上,质子治疗凭借其在肺癌复发患者治疗中取得的优异疗效再次获得广泛关注.关于2017年胸部肿瘤多学科研讨会的详细信息, ...
-
肺癌转移机制的新靶点-- lncRNA AC026904.1
在肿瘤转移机制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一个核心的生物学过程.多种信号通路.生长因子.肿瘤微环境因子参与EMT过程,其中TG ...
-
手机夜间模式有助于睡眠?最新研究揭示:或许并非如此
作者:兔子 责编:寇建超 排版:王落尘 当前,许多青少年将观看各种电子媒体作为他们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相信你肯定会在睡觉前使用手机浏览新闻,刷短视频或者与亲人朋友聊天.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在长时间玩手机 ...
-
老化的DNA也能“再青春”,MIT最新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症潜在新药靶点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神经生物学家发现,一种名为 HDAC1 的酶对于年龄相关的 DNA 损伤的修复.记忆等认知功能相关的基因的正常表达至关重要.DNA 损伤会导致大脑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而这种酶 ...
-
Adv Sci:探究干细胞治疗阿尔兹海默症背后机理,中国团队最新研究揭示两种有效治疗途径
干细胞已经成为一系列神经损伤的潜在疗法,但它们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应用仍然有限,其潜在机制仍有待阐明.2020 年 7 月 6 日,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医学研究所裴雪涛.Yue Wen.Jia Y ...
-
石墨烯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超导的秘密,电子革命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过去的三年里,电子一直在捉弄物理学家. 这个"游戏"始于2018年:当研究人员将一张碳原子薄片叠在另一张碳原子薄片上,在它们之间施加1.1度的"神奇"旋转,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