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乡土文学《破树根》

(0)

相关推荐

  • 华州南山上的“柴火溜子”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南山上的"柴火溜子" 图文作者 张 文 在华州太平峪口西坡上,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槽形路,取名:拉柴套,也叫"柴火溜子" ...

  • 国外小伙发明“钢筋框”劈柴机,1天轻松劈2吨木材,成本20元

    国外小伙发明“钢筋框”劈柴机,1天轻松劈2吨木材,成本20元

  • 隔窗听雨丨打“疙瘩”

    打"疙瘩" 作者:隔窗听雨 一场小雪过后,温度迅速降了下来,路边的树木,几乎掉光了所有的叶子,枝杈上残留着雪的痕迹. 天气很冷,呼吸都成了一团团白气,手指不敢在外面长时间暴露,不小 ...

  • 何不先敲他一下

    为了营造课堂的氛围,我在课前播放了一首精心选择的配乐散文. 优美的音乐,暖心的文字,精彩的画面,磁性而有穿透力的朗诵,让教室里充满了优雅的情调. 可一切,并不如我所想.教室里的人有说的,有笑的,有趴着 ...

  • 周晓莉:核桃圆圆板粟甜

    文/周晓莉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秦岭山脉深处一个古朴的小镇上,生活着一辈辈世代农耕的人们. 那时土地刚刚承包到户,农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大搞大修农田.只要人勤,多劳多得,小日子就会像芝麻开花一样一一节节 ...

  • 华州乡土文学:《雨落麦田》

    网友粉丝福利 雨落麦田 作者丨刘文涛 节气过了霜降,临近立冬,播下的麦种,失信于我,失信于大雁.斑秃的麦田,稀疏的麦苗无精打采.渴望一场透雨,大雁把绿色的希望,才能捎到春天.梁上燕子,早南飞,北来大雁 ...

  • 华州乡土文学——出红萝卜

    网友粉丝福利 出红萝卜 作者丨刘文涛 白菜萝卜家常菜,配上能扎起筷子稠苞谷糁米汤,寒冷的冬天,心里便是暧洋洋. 立冬刚过,初霜杀过缨子,红萝卜吸够了天地精华,红润俊俏,尻子圆满.到了出萝卜的季节,若大 ...

  • 华州乡土文学——《棉窝窝》

    华州之家粉丝福利 棉窝窝 作者丨刘文涛 我上面姊妹们多,走碎碎时,他们退下来的巴巴子衣服,无序的在我身上组合着多彩的岁月. 当然与我合污的伙伴也不少,谁不笑话谁.临村有姊妹八个的.晚上清点人数,被子窝 ...

  •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7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7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华州杏林镇梓里五村村名来历的历史典故

    梓里五村村名来历的历史典故 作者李友良  (上世纪的梓里大队部遗址 宋朝峰摄) 梓里故县小涧头,石窝紧跟它后头, 只有沙圪塔住得远,全村人都住在沙上头.   (一)梓里村的历史典故 (梓里村远景 王海 ...

  • 人才济济,灿若星汉的华州下庙先贤名士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爱下庙这块热土 作者 郭玉贤 下庙,这块故土,平畴沃野.南屏少华,祥光普照.北傍渭水,瑞气滋养.自古以来,英雄辈出,代不乏人.在这块热土上,传唱着讲不完的故 ...

  • 百年华诞论华州变迁: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作者 秦获幸 在十年大革文化命结束以后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国人民沉浸在获得第二次解放,幸福欢乐的气氛之中,精神愉悦,心情舒畅 ...

  • 华州少华山下的兄妹情缘

    邮箱:3125136050@qq.com 少华山下的兄妹情缘 作者 孙守让 今天,应老同学之约去少华山游览,驱车来到售票处,真不巧,因停电缆车停运,去不了玻璃栈道和潜龙寺岂不是白跑一趟了!在我去取电动 ...

  • 华州五龙山,见证了741厂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衰败!

    邮箱:3125136050@qq.com 梦想启航的地方 华州五龙山 见证了741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衰败 2021年4月24日,恰逢五一调休,天下着蒙蒙细雨,一大早,乘车前往华县,第一站到达渭华起义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