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入印!看王个簃、方弃疾等篆刻家如何戴着镣铐跳舞
相关推荐
-
百年西泠印社名家巡礼之——吴隐
吴隐(生于1867-卒于1922),原名金培,字石泉.石潜,号潜泉.遯盦,又号遁庵,斋名籑籀簃,自称"山阴吴氏竹松堂",祖籍浙江绍兴. 1904年吴隐(吴石潜)和丁辅之.叶品三.王 ...
-
承接拓边款业务!国展投稿不会拓边款?交给金石印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 为了铭记这个特别的时刻, 全国各地的篆刻展纷纷发出征稿邀请, 而对于篆刻展来说 印屏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 ...
-
【印友投稿】第9期,本期竞刻内容:知己有恩
哈喽!大家好,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一起学习篆刻, 为了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 为了让更多热爱篆刻的印友有展现自我机会, 金石印坊特别为各位搭建了<印友投稿>栏目, 自<印友投稿& ...
-
高庆春《听于无声》最新篆刻集,150方精品分享,金石直播间不见不散!
高庆春老师近两年自己最满意的篆刻作品合集正式出版啦! 金石来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安利哦~ <听于无声:高庆春篆刻集> 收录高先生近作150方,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信小伙伴们已经迫不及 ...
-
【印友投稿】第7期,本期竞刻内容:浮生半日闲
哈喽!大家好,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一起学习篆刻, 为了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 为了让更多热爱篆刻的印友有展现自我机会, 金石印坊特别为各位搭建了<印友投稿>栏目, 自<印友投稿& ...
-
【印友投稿】第39期,本期竞刻内容:厚德载福
哈喽!大家好,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一起学习篆刻, 为了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 为了让更多热爱篆刻的印友有展现自我机会, 金石印坊特别为各位搭建了<印友投稿>栏目, 自<印友投稿& ...
-
2020中国嘉德秋拍上的那些金石篆刻
12月1日,2020年嘉德秋拍将在北京开拍,其中将举行"清宁-金石篆刻艺术专场",众多名家篆刻精品及少数的传世石雕将一一亮相. 本专场中的重点大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系列: 一.清 ...
-
金石拓片题跋点滴
杨剑,字贞生,号禅石.静远室主,1960年9月生,江西广丰人.师从陈振濂.韩天衡先生.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计量大学客座教授.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右印社社长.上饶市文联副主席 ...
-
简体字入印!看王个簃、方弃疾…这些篆刻家戴着镣铐跳舞,如何做到协调统一!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云霄!" 这是1970年由上海剧院编排的 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一句经典唱词, 这部现代京剧改编自作家曲波的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
-
宋朝杀母奇案,看罢方知,“冤家不宜结,各自看后头”之真谛
本文为历史真实案件记述,旨在: 「破解犯罪心理,捍卫人间正义!」 「探查人性阴暗,杜绝犯罪发生!」 宋朝天禧年间的处州,有一位姓程的知州,此人善断难案.奇案.比如他曾经办理过的一件离奇杀母案来说,不但 ...
-
故宫的100个对联:看了方知读书少!
对联或称楹联.楹帖.联语.对子,是中华古典文学中一种非常独特的形式.昔称肇始于五代蜀孟昶之桃符,那已经是一种新年在辟邪祈福的装饰品上的题词,若说从修辞角度审美的联语,则远在这之前. 对联在宋元间已多见 ...
-
石涛:山水真趣,须入野看山!
石涛(1641-约1707),俗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明藩靖江王朱守谦后裔,朱亨嘉子.1645年后削发为僧,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小乘客.清湘遗人.瞎尊者.零丁老人.苦瓜 ...
-
擅长甲骨文入印的西泠名家苏金海老师
@篆刻微刻 苏金海,字博生,号河西外史.1952年生.江苏南京人.斋名三省室.八百草堂.盋山精舍.擅长篆书及甲骨文.金文治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 ...
-
秦简入印——西泠印社名家朱恒吉
人 物 朱恒吉 简介 别署吉斋 1955年出生于杭州 幼承庭训 1992年进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 现为国家高级美术师 西泠印社社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前后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重 ...
-
中医泰斗印会河方: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方 ...
中医泰斗印会河方: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方 [提要]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方为治疗因梦遗尿者而设. [药物组成及用法] 桂枝9g 炒白芍12g 甘草9g 煅龙骨30g 煅牡蛎30g 桑螵蛸30g 益智仁9g ...
-
意想不到,朱松纯入职北大,是弃清华,还是双栖,还是三栖?
今天各大媒体发布一个消息:顶级AI专家.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朱松纯教授入职北大,担任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What?!前两天,清华网站上还有朱松纯入职清华自动化系的公示名单.我当时还欢呼来 ...
-
看看大师们如何碑文入印
早期隶书如<大开通><石门颂>等,笔画中蕴含篆意,没有明显波磔,结体并不像后期成熟的汉隶那样扁沓,这两点决定了采用隶书名碑入印能够有一定的发挥空间. 同样是撷取<石门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