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雷会喜:古槐生辉

(0)

相关推荐

  • 黄河浪丨元场古槐

    豫西渑池元场村是我的老村子,村中央有一棵巨大的古槐树,矗立在我家老屋门前.据老人们讲,这棵古树始栽于明朝,历史的烟云跃上蓊郁的树梢,孩提时的故事总浮现在我脑海里,多年以来,总想写古槐的传说,乡邻们也多 ...

  • 安平县有棵千年古槐你知道在哪个村吗?

    在安平县耿官屯村中,有一棵老槐树很有名.我20多年前就看到过.树干一定被雷劈过的,那时候,树中间是空的,可以容纳两个人.斑斑驳驳的老树皮昭示着它经过的累累岁月和风霜雨雪.其中一个很粗的侧枝伸出五六米远 ...

  • 美文 || 袁富民:槐祭

    父母去世之后,便很少回老家去,故乡在记忆中日渐淡漠,唯那棵屹立村头的古槐,却始终令我梦绕魂牵. 古槐在我的心目中是神圣的.爷爷说他的爷爷也说不清古槐是何年何月何人所植.小时侯,这儿是我神圣的殿堂,我和 ...

  • 记念酥醪的一棵大树

    2006年3月,从茅坪村看村后的大树 我喜欢大树(古树),对大树有一种情结.大树高大,让人敬仰:大树长寿,它们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酥醪村位于罗浮山的北麓后山,那里四面环山,是珠三角的世外桃源,葛洪的北 ...

  • 远旺昆:黄垒古槐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二刊""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 ...

  • 深州唐奉村有一棵300多年的古槐树

    有一庙就有一树. 一般来说,古树古庙多是相伴而生的,因为国人传统的惧怕神灵的心里,所以一般因庙而生的古树多能保留下来,当然,一般古树都是因为长的七扭八歪,不成材,也是能幸存下来的原因. 昨天在唐奉村采 ...

  • 『山东淄川』柏树古村•古柏树

                                                                                                        ...

  • 东坪千年古道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5-01-28 09:32 叶辛 这一条古道不甚著名,可每一块山石都透出古朴.苍凉及油润的历史感,拾阶而上,踩着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石头,任何人都会油然而生出沧桑之感,还 ...

  • 『山东淄川』土泉古村•古流苏树

    ∽∽∽拍于2018.4.21∽∽∽ 这几天整理去年观看的流苏树的时候,还在想今年争取去看看峨庄土泉村的流苏树,没想到说去就去了,昨天上午朋友相邀去峨庄看流苏,联想到去年博山山区的流苏开花时间,感觉可能 ...

  • 【大荔文苑】雷会喜:家乡那棵红枣树

    "家乡那棵红枣树,伴着我曾住过小屋,有过多少童年的往事,记着我曾走过的路--"听着悠扬的音乐和歌者磁性迷人的轻唱,笔者的思绪情不自禁回到儿童时光-- 五十多年前,老家的前.后院有四 ...

  • 【大荔文苑】雷会喜:我的老家在朝邑

    老家的记忆 文/雷会喜 陈旧的老宅,它是雷氏家族的根基,虽不那么辉煌可它却留下了多少代老前辈的足迹和功德,随时代沧桑巨变,历经雪雨风霜相传至今,看似简单陈旧没有发展,仅保留着老前辈的原始风貌,但它却给 ...

  • ​【大荔文苑】雷慧琛:我是黄河移民的后代

    我是移民的后代 文/雷慧琛 最近在读<黄河大移民>,因为我的祖辈父辈正是库区移民的亲身经历者,所以这本书给我感触也是蛮深的.从小就听老人讲移民那些事,越长大了越想知道更多的事,每次向外公打 ...

  • 【大荔文苑】田冬泉:退休不退志,余热再生辉

    退休不退志,余热再生辉 --张家群贤"三老"热心村史编纂的故事 张家群贤"三老"者,一是芟稼庄村的"活化石"--年高德劭的郝友成老人,二是老 ...

  • 【大荔文苑】雷慧琛:你不是基督教徒为什么还要过圣诞节呢?

    你不是基督教徒为什么还要过圣诞节呢? 文/雷慧琛 最近我在好多商业活动场所都看到有"喜迎圣诞"的字样,而且很多醒目的场所也都搭起了圣诞树.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些商业场所,而是我 ...

  • 【大荔文苑】高华丽:点亮心灯 让其生辉

    点亮心灯  让其生辉 一一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教后感 文/高华丽 教学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备课时,自然而然的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不觉潸然泪下.真害怕上课的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感 ...

  • 【大荔文苑】雷慧琛:忆往事不堪回首

    忆往事不堪回首 文 /雷慧琛 人有一种共性:往往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往往在离开后才知道感激.这里的共性,显然是常人都有的特性,当然我也不例外. 时光如白驹过隙,我的高中时代好像在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 ...

  • 【大荔文苑】彭拥军:农场要通天然气了

    儿时在澄县的新城村老家,从记事起到上完小学四年级,每天放学回家,母亲她们若没把饭做好,坐在地活前拉风箱的事,无疑就是我的了!干锻工的父亲,为了补贴家用,在我儿时起,就支起炉子,和伯父.叔父他们一起烧火 ...

  • 【大荔文苑】秦金平:战友情缘

    战友情缘 文/秦金平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5月1日,艳阳高照,天气炎热.吃过中午饭,我独自骑着电动车到沙苑湖观景游玩,骑到创业路口,等待红绿灯的间隙,手机铃声响了,打开手机接电话.电话是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