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晋孝武帝

(0)

相关推荐

  • 长安之战——八十七万秦军覆灭后氐族雄主的落幕悲歌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 尽人皆知,随着"生于不义,死于不幸"的西晋覆灭在内战与外敌入侵的 ...

  • 激荡四百年:苻坚大势已去困守长安,东晋北上收复黄河以南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86篇 太元九年(公元384年)五月,姚苌进军驻扎于北地,前秦华阴.北地.新平.安定的羌人.胡人投降的有十多万. 六月,苻坚亲率步骑二万前往讨伐姚苌, ...

  •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67

    姚苌 NO.167 这年三月,时任前秦北地长史的慕容泓(慕容暐之弟)在得知慕容垂起兵后,也招集了数千鲜卑人响应,占领了华阴(今陕西华阴). 接着他又击败了来讨伐的前秦大将强永,军势更盛. 慕容泓自称都 ...

  •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70

    NO.170 没想到慕容冲对苻坚的好意嗤之以鼻:哼,你对我有什么情分可言,难道我还要感谢你器大活好不成? 他根本就没与使臣见面,只是派人传达所谓"皇太弟"的口信:孤如今心在天下,岂 ...

  •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53

    NO.153 很快,慕容垂就率前秦军数万先头部队来到了汉水北岸,与晋军隔河对峙. 他命人砍了大量长长的树枝,在每根树枝上绑上十个火把,并于晚上将其点燃,让士兵们排成稀疏的队形,扛着这些带火把的树枝沿汉 ...

  • 强势的苻坚为何会惨败于淝水之战

    苻坚在淝水之战前, 采取整顿政治.打击豪强.发展经济和教育.广收人才等一系列奋发有为的积极措施, 迅速整顿了前代苻生造成的社会乱象, 在五胡云扰.砍杀掠夺的混乱时代, 其治国有方的种种举措使前秦出现了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三家分晋 豫让刺赵襄子

    故事从晋国的智宣子开始. 他想让智瑶做继承人.家人智果劝他说,智瑶哪里都好,就有一样,很不仁厚.要是让他做继承人,智氏宗族会消亡在他手里啊. 但智宣子不听.智果一看这情形,就赶紧脱离了智族姓氏,改姓为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吴起的一生

    吴起,最早在鲁国做官. 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为大将去和齐国交战,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让鲁国人不敢相信吴起. 吴起为了取得信任,杀死了妻子,被封为大将,把齐军打得大败. 有人因此在鲁国国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商鞅变法

    商鞅,原名公孙鞅,因被秦国封于商於,而被称为商鞅. 公孙鞅开始在魏国的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知道公孙鞅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来看望公叔痤,问到身后之事,公叔痤说:"希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 增兵减灶

    孙膑是和庞涓在一起学的兵法. 庞涓到魏国做将军,想借助孙膑的能力,便把孙膑请来,又怕孙膑得势,就设计砍断了孙膑的双脚,想使他终身成为废人. 后来,当齐国使者来到魏国时,孙膑偷偷与他相见,说服了齐国使者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苏秦和张仪

    苏秦向秦王献策取天下,秦王不采纳,苏秦就去游说燕.赵和其他国家联合抗秦. 这时秦国攻打魏国,又要进攻赵国.苏秦担心这会挫败联合各国的计划,于是挑动张仪去秦国用计. 张仪和苏秦曾经一起在鬼谷门下学习合纵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孟尝君田文 鸡鸣狗盗

    齐国的田婴有个儿子叫田文.田文建议田婴广散钱财,蓄养门客.田婴便让田文主持这件事. 田婴死后,田文接班,号为孟尝君.他门下收养的食客常达几千人,孟尝君的名声传遍天下. 秦王听说孟尝君的名望,邀请孟尝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乐毅伐齐 千金买骨

    燕昭王励志图强,想用重金招募人才.他向郭隗说:"您如果见到人才,我一定重用." 郭隗说:"古时候有个君主派人去买千里马,那个人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马,买下马头带回来.君主大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田单与火牛阵

    正当乐毅攻打齐国时,齐国的一个小官田单在忙着让家人用铁皮包上车轴外端. 燕军大军压境,人们争相涌出城门,人车挤成一团. 木制的车轴因此互相碰断,车辆损坏难行,只能眼睁睁被燕军俘获. 只见到田单家族的铁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通过与胡人的交往,认识到中原战车和步兵的局限性.于是开始倡议借鉴胡人的短装,学习骑马射箭. 这个认识是跨时代的.直到后来的元朝,胡服骑射的威力才得到最大的展现. 赵武灵王说:"愚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