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杂记(八)

       一切都在一天天地变得更好。没有什么能比这句话更适合表达我们的小区改造工作现状了。
       雨雪天气,不但没有阻碍施工,反而督促大家加快进度。看着师傅们顶着雨雪在寒冷中忙碌,很为他们点赞。我们在外面受点儿冻,居民才能在家里享受到温暖。就是这样,你一切的享受,一定是有人在付出。
      墙体粉刷完毕,虽然还没有挂白用农民画美化,但小区整体已经崭新了。不敢想象,像这样的雨雪天气,小区楼下还是前些日子挖开的样子,老老少少该咋样出行啊?到现在,大的工程已经完工,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起居的活儿已经结束,改造后新小区小区的面貌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时候,居民们的满意和欣喜,从眼神里往出溢。客气意味着心里没有了戒备,我们互相之间轻松了许多。
      最近以来,我们还在很远处的时候,小区居民们就热情地招呼:“小伙子,穿暖和些,天冷了,操心别把自己给冻着了!”简单的一句话,拉近了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也暖了我们的心。
       想想当初我们刚刚来到小区摸底的时候,大家都是冷眼相待,完全把我们摆在他们的对立面。我们打扫院子卫生的时候,他们在一边看热闹,还飘一些风凉话:“做假”,“作秀”………那时候是夏天,我们心里有点凉;现在是冬天,我们心里非常暖。由冷变热,从短袖到棉袄,我们走过了三个季节,却走通了一条心里,那就是理解,关爱。这是我们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加温而成的。
       现在,大家很喜欢跟我们聊天,讲生活里的长故事短笑话,也讲改造工作最初的一些事情。那种无拘无束的家常话,让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话看咋说,事看咋做。”几个年龄大的人,总跟我这样说。“在你们之前,来的人拿个文件一扬,只说是要怎么怎么样。大家心里很不舒服,肚子里都憋着一口闷气。
      初开始的时候,社区和镇上工作人员来到小区,只说按照文件咋拆咋建,不理会群众的意见。搞得双方水火不容,见面像见了仇人,眼睛瞪得像乒乓球,目光直愣愣凉冰冰的,像要杀人。
       我刚报到过来的时候,防疫期间就负责这里的小贾好心提醒我:“哥,咱几个来了先不要轻易说话。群众意见很大,要跟领导直接对话呢。”
       我没弄过这事情,心里一咯噔。没什么好办法,就先静观,听大家在愤懑的牢骚话里的话外音。
       其实,能听出来,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心里,无非是政府给要拆建的车棚一个合理解释,——就是个解释而已,补偿只是个心愿。可是,工作人员来了就站在政策的立场上讲大道理,惹得群众心里反感。
      我明白了:咱不能首先把自己摆在群众的对立面嘛。所以,说话的时候就这样:他们想听什么,咱就说什么;他们想说什么,咱就跟他们探讨什么。我别的不说,就跟他们算账:不管咋说,咋划来咋弄。让大家听得出来咱是在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
      尤其是拆除车棚的事情,他们知道挡不住,又想做个样子阻挡一下。我清楚他们的心理:挡吧,挡不住。不挡一下吧,怕人家笑话自己说瓜子,软蛋。我们就动员他们:咱先把车库里的贵重东西拿出来,放在其他地方。万一真强拆了,都是损失嘛。
       群众嘴上虽然没有松口,但每个人都能算清账,还是一个一个清理了车库,把东西该往楼上搬的往楼上搬,该往老家送的往老家送。
       怪了,就是自拆除车棚这个老大难问题之后,群众跟我们之间的冰块儿消融了,慢慢主动跟我们说话了。
       到后来的雨水污水分流处理,楼下被挖成了烂摊摊,没有人说啥;晚上10:00打水泥,那么大的轰隆声,也没人说啥。大家知道,都是为他们好,尤其是晚上施工,第二天早上水泥凝固,上面铺个硬纸板大家就可以出行了。
      到今天,已经开始安装空调箱,和防盗网。
      防盗网的问题,此前一直在纠结:群众要求跟原样一样的,以防小孩爬窗户出危险。施工方考虑的是资金问题如何解决。
      我下午到小区的时候,发现小区整栋楼在一楼窗户上沿处,围了一圈像遮雨棚一样的不锈钢护栏:七八十公分的尖头儿,像一般大铁门顶端那样的;一律做了弯曲造型。不同的是,遮雨棚是朝下,这个是朝上。
      安装了那玩意,楼梯看上去就像一个少妇穿了个超超短裙,还风骚地把裙子撩起来似的。——这比方有点不正经,不过的确是这样的感觉。反正吧,看了很是别扭。
      我当时绕着小区走了仨圈儿,愣是没弄明白这是个啥玩意儿,能干什么。就过去问正在架子上忙活的工人师傅。
      师傅其时正撅着屁股吭哧吭哧地忙活,听到我的询问。抬起头,转过身,拿手扶一下头上的红色“钢盔”(安全帽),鄙夷地瞥我一眼:“防盗网啊,没见过?”
      然后,使劲儿地朝砖摞上吐一口浓痰,继续忙活开了。
      我真是开了眼了,不由由衷感慨:人特么简直太聪明啦,居然能弄出这样的防盗网。——可见,真的是:实践出真知,需要是发明的催化剂!

(作者简介:陈启,乒乓球初级爱好者,写作初级爱好者。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陕西中考语文专版。)
(0)

相关推荐

  • 同心抗疫|我的“战疫”感悟

    参加社区防疫后 我对战胜疫情更有信心 作者:王功 编辑:魏琦 2月28日,按照单位安排,我到东城区东直门街道胡家园社区支援防疫工作,至今已经一个月了.从最初的防疫小白,只能通过新闻.通知.聊天了解疫情 ...

  • 社区工作杂记

    按照区委区政府"千名党员"进社区工作安排,我也下沉到社区了. 前半生读书,后半生教书.看到的都是生活的表层.一下子沉淀到社区里,完全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人家说像是让张飞去学绣 ...

  • 社区工作杂记(二)

    昨天"七夕"节,满街道都在秀浪漫,不过真的懂得浪漫的人有几个呢?诗人冯唐的浪漫是这样的:"人分两类:是你和不是你.时间分两类:你在的时候和你不在的时候."你看, ...

  • 社区工作杂记(三)

    十多天的相处下来,社区居民跟我们熟悉起来.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谈问题,没问题的时候就聊天. 一般我听的时候多,他们说,我静静地听. 所谓的人跟人带缘,其实就是说话有共同的话题,投机.我在慢慢地探寻投机的 ...

  • 社区工作杂记(四)

    我们负责的小区明天早上就要强拆违建车棚了. 这么长时间的渗透性工作推进,终于到了最为关键群众反应可能最为激烈矛盾最容易激化的时候. 今天上午,区级领导专门召开预备会议,强调了工作要求,也提供了一些工作 ...

  • 社区工作杂记(五)

    昨天,小区老旧车棚强拆工作顺利完成,今天开始清运建筑垃圾.我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心情轻松但又不轻松. 为了昨天的工作,社区先后开了几次会议,进行了扎实部署.我们也做了细致摸排:年龄大的身体不好的,坚决 ...

  • 社区工作杂记(六)

           小区改造工程进展到现在,楼顶处理结束,门前道路农民画美化结束,雨污分流在收尾,门房开始拆建--        随着工作的推进,居民们的情绪日渐欣喜,大家说出来的话里,明显少了当初的抱怨和 ...

  • 社区工作杂记(七)

          西北风带来了冬天的信息:路边的树叶落了,树一下子瘦了许多.       天上虽然有亮晃晃的太阳,但背阴处还是有料峭的寒意 .好在,我们负责的小区高空作业已经完成,工人师傅们不必再爬上脚手架 ...

  • 社区工作杂记(九)

           到今天,2020年走到了倒数的最后六天,我们下沉社区的工作也即将收尾.        按照当初的安排,我们自8月20日开始,12月31日结束.虽是五个月,却是三个季节.从近40℃到-5℃ ...

  • 当“精细化”成为社区工作必答题

    半淞园路街道瞿溪新村小区入口的停车智能引导系统 ■闫加伟 编者按 社会企业"社邻家"创始人闫加伟是一位资深社区工作者.近来,他参与各种会议或调研,听到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个主题词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