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不动的何止大蒜,亩产可达1万斤,但农民依然亏本,咋回事?

导读:卖不动的何止大蒜,亩产可达1万斤,但农民依然亏本,咋回事?

六月到了,酷热的夏季也到了,随着气温的一天天升高,成熟上市的蔬果也多了起来。但是今年因为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好些农作物的行情并不好。最近这段时间,估计不少网友朋友们都被大蒜给刷频了。

大蒜虽然是一种很普通的蔬菜,但是价格波动非常大。在去年的时候,大蒜的行情就不错,虽然刚开始大蒜上市的时候,价格不高,并且也不被看好。想不到的是低开高走,在后面地头的收购价都要2块钱以上一斤。

然而在今年,大蒜的价格却是惨跌了。在中牟县大蒜的收购价跌到了四五毛钱一斤,这样的价格农民根本是不挣钱的。可是价格低了,大蒜依然卖不动。有网友吐槽,去年的大蒜是“蒜你狠”,今年“失算”了变成了“蒜你惨”。

其实今年的大蒜行情不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多年就存在的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大蒜行情好了,农民就纷纷扩大种植。然后供过于求了,价格也就烂大街了。在今年也是如此,去年的行情好,农民都在盘算着多种一点,明年卖个好价钱。可是想不到的是今年遭遇了疫情。去年囤积的大蒜没有卖出去,出口又受阻了。蒜商收购热情不高,加上今年大蒜又丰收了,明显的市场饱和了,自然卖不动了。

在今年卖不动的何止是大蒜了,这种农作物的行情可以说比大蒜还要惨,它就是洋葱。在今年三月份,云南那边洋葱才上市不久,就遭遇了低价卖不动。后来随着更多的地方洋葱的成熟上市,价格更是不断下跌。当地的农民说:现在是两毛钱都卖不动了。

在去年洋葱的行情也不错,地头的收购价就有五六毛一斤,根本不用去市场,客商到地里来收购。客商今年却没见到几个客商来收购,零星来的客商,给的价格也很低。据一些种植洋葱的农民反映,地头的收购价已经跌到了两三毛钱一斤。但是依然还是有大量的洋葱卖不动,如今已经过了采收期了,再卖不出去,就全部都要烂在地里了。

洋葱的产量是挺高,种植管理得到可以达到1万斤以上。而种植的成本也不低,其中主要是种子贵,加上化肥、人工采挖等方面的指出,一亩地就要3000多元的成本。对于这些种植户来说,别看洋葱的产量高,可是现在的收购价很低,2毛钱一斤都卖不动了。如果卖不出去,那一亩地最多就要亏损3000多元。

为了帮助农民把种植的洋葱卖出去,当地的政府也是在积极想办法,通过电商,或者是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菜农们来把产品销售出去,但是效果也不是太明显。目前在产地,依然还有一大部分的洋葱没有卖出去。对此,大家怎么看呢?你认为如何才能帮助菜农把产品卖出去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