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相关推荐
-
太极拳玄机267:如何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019-12-10 08:10·太极拳玄机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出自<易经▪系辞>,一般理解是道无形.器有形.根据这句话,外国把中国的道学称为形而上学. ...
-
形而上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学是指对本质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的原因及本源. 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构建,称其为第一哲学. 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世界本原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因果关系等. 形而上学是在 ...
-
《天道》因果法则与道德法则对立统一,形而上学也是道的一部分
电视剧<天道>是由豆豆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而成,讲述了丁元英如何独立思考,如何构建自己知识体系,并且知行合一完美践行自己信丰的主义,唯心和唯物不是矛盾的,而是同出异名 ...
-
【国艺副刊总第416期】讴阳读《周易》心得(四) 《形而上学》与《易经》
国艺副刊 作者简介 欧阳滋生,笔名讴阳,记者出身,江西农业杂志社副社长,江西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江西书画院特聘画师,省市作协会员.以教书.做嫁衣为业,职事文科教学.文艺编辑多 ...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哲学术语无关
声明:此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哲学术语无关 现有关资料普遍都将<周易·系辞上>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q ...
-
32.《实用周易指南—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作者:杨本枢 原文: 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 ...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渊源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 今天我们来聊聊什么是"形而上学"和"哲学",以及它们的来历. 这个词在百度中的解释是指:对世界本质的看法,也指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思 ...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君子不器。
蒙化养心堂 安康普古8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君子不器. (<易经.系辞>+<论语.为政篇>) --孔子 安康译文: 在这两段话里,孔子的大致意思是说,物质是有形的 ...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系辞传里有两句我们比较熟悉的话: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为之器. 形而下者谓之器.放在个人层面来说,形而下者就是具体生活经验,与人相处的情况啊.对待问题的情况等,落 ...
-
形而上与形而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无形的东西.<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而上"指无形的精神本体(道),"形 ...
-
《直方周易》系辞上(47):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系辞上 [上接]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