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名句欣赏与对联趣谈(笔记)

(0)

相关推荐

  • 秋夜的思绪,写在每一副对联中

    秋夜感怀 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总体来说发挥不错,但也很明显出现了一些问题.写对联首先要文从字顺,在此之上要切合题旨,再之上是要写出风格和特点.对照着来看,很多对联其实出在"文从字顺" ...

  • 联韵沁芳(第218期):中秋佳节,共赏“月”联

    本期发<烟台晚报>(2021/09/17) 今日芝罘文艺版        中秋佳节,天朗气清,山青海碧,芝罘美如仙境.中秋月,是古往今来诗人.联家喜爱的形象,在诗词.对联中,月或是自然画卷 ...

  • 【对联趣谈】应答妙联趣谈集粹(二)

    (二) 今日过断桥,断桥何日断: 明朝奔明月,明月几时明. 传说,清末神童李仁彬少能对,此即李对塾师的课对 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 松原有子,过时尽是干包. 有一年中秋节,郭沫若家人交给他一吊钱,叫 ...

  • 【对联趣谈】应答妙联趣谈集粹(三)

    (三) 桓温一世之雄,尚有枋头之败: 项羽万人之敌,难逃垓下之诛. 明人姜垓.徐枋互谑,上下联分嵌"枋"."垓"二字 称直勾弯星朗朗,能知轻知重: 磨大眼小齿稀 ...

  • 【对联趣谈】应答妙联趣谈集粹(四)

    *晚 秋* 文源 网络  编辑制作 晚秋(四)  手抱屋柱团团转:脚踏楼梯步步高. 明代杨季任于家见儿童抱柱游戏,随口出上联,一儿随口应对下联,杨甚奇之万马无声听号令:一牛独坐看文章. 清代某年浙江大 ...

  • 【对联趣谈】 经典对联赏析大全

    [摘要]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有着十分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内容.本文以一些古今名联为例,详细论述了对联中的艺术特色,深入发掘了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关键词]对联 民间文化 民俗文化 对 ...

  • 【三秦文学】申力:【对联趣谈】(散文)

    对联趣谈 作者:申力 在门楣间两边悬挂的对联,人称楹联. 楹联是古代一位叫孟昶的人在春节时创造的,他把"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几个大字,当时的桃符挂到卧室的门上,是我国最早的楹 ...

  • 【国学趣谈】梁父巧出对联教启超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梁父巧出对联教启超 梁启超十岁那年,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子里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一枝,遮掩在宽阔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教子甚严的 ...

  • 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1-4 中医食疗历史趣谈

    中医食疗有很多有趣的历史,他们为后续中医食疗理论和应用体系的形成,为食疗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1.最早的食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远古时期,人们在生存和繁衍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许多食物既可以饱腹充饥 ...

  • 孩子们趣谈孩子们的作文——茶座笔记(09.24)

    题记: 我们经常面对同类中千奇百怪的行为瞠目结舌,但始终无法杜绝.我高度相信制度的锻造性,但制度本身的滞后性注定无法将人类的邪恶一扫而光,因此,本人同时也坚信人性的自我管理. 个人以为,人性自我管理的 ...

  • 李进宝 | 再谈对联趣话(一)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一种文化精粹,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道的文学载体.特别是一些用字奇巧,形式怪异的奇联妙对,风趣幽默,戏虐诙谐,吸人眼帘,,诱人情趣,逗人开心,焕发无穷无尽的联想. 一.同边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