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京剧武生泰斗杨小楼
相关推荐
-
【转载4】从四大徽班时代到解放前的京剧编演新戏概况(景孤血)
三.从第一舞台排演新戏到七七事变前 在前边说到第一舞台演出一些神鬼新戏,那是指的外来角色:至于在京艺人利用第一舞台的特殊条件组织剧团编排新戏,首先要推王瑶卿和贾洪林.李敬山等,其中还包 ...
-
【文摘】杨小楼的空前绝后(4)
杨小楼完全是仗着天赋好,能把武戏文唱,有些身段都是意到神知:而在他演来非常简练漂亮,怎么办怎么对,别人无法学,学来也一无是处,所以他的技艺只能欣赏而绝不能学. --余叔岩:谈杨小楼 余叔岩是一代宗匠, ...
-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五章与杨小楼合作时期(一)合组“崇林杜”
合组"崇林杜" 我和杨先生同班合作,前后有两次.第一次是一九一六年冬朱幼芬组织"桐馨社",杨先生被邀参加:我从上海回来,幼芬就约我也参加.关于那一次与杨先生合作 ...
-
菊坛趣事:杨俞换子。 京剧武生泰斗杨小楼...
菊坛趣事:杨俞换子. 京剧武生泰斗杨小楼不是清十三绝杨月楼的儿子,他是三庆班俞菊笙的儿子.原来杨俞两人关係特融洽,两位的夫人先后怀孕,俞对杨说:我俩情逾手足,何不趁此机会进一步联修永世之好杨月楼问他具 ...
-
【转载3】武生泰斗杨小楼(刘嵩崑)
爱国志士 杨小楼在京剧界称得上是一位艺术大师,他的爱国精神又渗透在他所表演的剧目中.他在"五四"运动的感召下,精神振奋,于1919年7月20日在三庆园,他与李连仲. ...
-
武生泰斗杨小楼(刘嵩崑)
进宫承差 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五日(1906.11.30),28岁的杨小楼被升平署(今西城南长街南口选西28中学)以"民籍教习"名义挑选进宫.每月白银二两,白米十石.作为一名 ...
-
【转载1】武生泰斗杨小楼(刘嵩崑)
杨小楼(1878一1938)为"同光十三绝"之一杨月楼之子,原籍安徽怀宁,生于北京,曾拜在"谭派"老生创始人.第一代国剧宗师谭鑫培膝下为义子,依谭氏家族 ...
-
京剧武生中的绝顶高手,创造十项绝技,超越杨小楼人称“活赵云”
厉慧良 厉慧良人称"活赵云",自50年代初到天津扎根,几十年魅力不减,天津观众有眼力,以持久的热情给予厉慧良肯定和回报.80年代末,厉慧良在京.津.沪等地偶一露演,必出轰动效应. ...
-
从丑角谈京剧:不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固步自封,是要进博物馆的
作者:莫喜忠 我演了这些年的"丑"戏,看了这些年社会形形色色的变化,常常把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放到戏里来考究.我演的是丑角,也就更注意历史和生活中的"丑角.我觉得这些丑角, ...
-
奚中路[京剧武生]
奚中路(1958- ),男,京剧武生.国家一级演员,籍贯天津. 出生梨园世家,祖父奚啸伯,父亲奚延宏,母亲杨玉娟.1971年考入石家庄市京剧团学员班,毕业后随团演出.曾得到黄元庆先生传授<武松打 ...
-
张国荣:试谈京剧锣鼓点的名称由来及其形成
近年来,读了不少关于京剧打击乐的工具书和发表在各种杂志的相关文章,而关于锣鼓点方面的几个很重要问题,却无人涉及,故笔者愿做"引玉之砖,"以期引起专家和打击乐工作者的关注.如果说有关 ...
-
人们为什么数典忘祖?——兼谈京剧中的余派和杨派
在今天追求唱腔韵味的京剧青年老生中,如果本身又没有很好的嗓音条件的话,那么,他常常就以"杨(宝森)派"自居,很少有以"余(叔岩)派"自我标榜的.众所周知,余是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