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短篇小说创作要考虑“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相关推荐
-
文学之花南粤绽放!“2020花地文学榜”年度盛典举行
△点击视频,回顾精彩现场 风起南方,花开鹏城,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大咖.文学爱好者汇聚欢庆文学的节日.11月26日,"2020花地文学榜"年度盛典在深圳市福田区五洲宾馆举行.麦家 ...
-
今天,重建短篇小说的阅读
多年来,对长篇小说的偏爱和倚重,是文学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这一境况目前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新年伊始,老牌杂志 <小说界> 宣布转型,让短篇小说"唱主角":九久读书人的&q ...
-
作家畅谈中国短篇小说的调性:众声喧哗 杂树生花
近日,在"众声喧哗,杂树生花--20位作家云上畅谈中国短篇小说的调性"暨<我亦逢场作戏人:2019年中国短篇小说20家>新书发布会上,邵丽.李修文.徐则臣.张莉.弋舟. ...
-
读短篇小说就像“抽盲盒”?是时候重新考量“短叙事”的魅力了
作家汪曾祺打过一个比方,他把长篇和短篇分别比喻为"蟒蛇"与"蚯蚓"--前者看上去庞大,但后者虽小更善于松土.体裁上相对灵活轻盈的短故事,在所谓"碎片化 ...
-
对话作家叶兆言 | 在文学中,体验人性的至善与至痛
作家张爱玲有一部名篇<金锁记>,脍炙人口,夏志清教授甚至说,这部小说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故事很压抑.年轻的曹七巧嫁给大户人家的残疾儿子作妻子,欲爱而不 ...
-
新刊 | 叶兆言《寒风中的杨啸波》
<寒风中的杨啸波> 叶兆言,男,1957年生,南京人,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文 ...
-
名家谈写作 | 叶兆言:进这个“门”,必须得有一百万字来打底
如何读书.写作,以及评判一篇文章的优缺,大家见地各异,主张不一.鉴于此,中国作家网特推出"名家谈写作"系列文章,让古今中外的名家与您"面对面"倾授他们的写作经验 ...
-
叶兆言:进这个“门”,必须得有一百万字来打底
我觉得,作家就像被判了无期徒刑的犯人一样,被关在牢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孤单地写作,不知疲倦. 1 写作的时候,时间不是时间,空间也不是空间,头昏脑胀,神魂颠倒,天天跟自己生气.有人问写作的诀窍是什 ...
-
叶兆言:旧式的情感
在纪念祖父叶圣陶一百周年诞辰时,我有一点想不明白,那就是人们为什么总是对整数特别有兴趣.莫名其妙,就成了习惯.记得祖父在世时,对生日似乎很看重,尤其"文化大革命"后期,一家老小,都 ...
-
叶兆言:麻姑山与麻姑碑
我的反应比较迟钝,理解能力常会慢半拍,信奉笨鸟先飞,遇到喜欢的古诗古文,不管三七二十一,懂不懂,是否弄明白,先背下来再说.近几年睡眠不好,倒头能睡,半夜醒了很难入眠,生活质量大有影响.睡不着无聊,非常 ...
-
小说推荐 | 叶兆言《落日晚照,为谁温柔》
小说讲述了郑敏及其父母两代人的婚姻:父母的婚姻看似恩爱有加,实则貌合神离:郑敏本人与小学同学鲁强烈曾经相爱多年,后鲁强烈出轨与同事结婚,离婚后的郑敏虽不缺男人甚至有众多性伙伴,却一直单身.母与女,两代 ...
-
《十月》·浓香风雅(第5期)∣叶兆言:酒是高粱写的诗
叶兆言,作家.著有中篇小说集<艳歌><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 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 ...
-
叶兆言丨才华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先写够100万字
才华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熬到一百万字 --叶兆言谈写作 文 | 叶兆言 郭慕清 来源 | 转自公众号 慕清阅读 壹 一个作家能够长久地保持写作状态,已经谢天谢地,我就像运动员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