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作家叶兆言 | 在文学中,体验人性的至善与至痛

(0)

相关推荐

  • “北方张爱玲”

    张爱玲是一个永远不会枯竭的话题. 前些年有个很吸引眼球的旧闻钩沉,就是民国年代北平有个女作家梅娘,因被一时鼓噪也成为热点,直到7年前这位96岁的北京老作家梅娘去世,"南玲北梅"的说 ...

  • 品读 | 丁照清:黄金枷锁下的女人

    黄金枷锁下的女人 丁照清 <金锁记>是张爱玲公认的代表作,一直以来,被行家击节称赏,小说描述了一个平民姑娘曹七巧被贪图钱财的哥嫂卖给一个富家瘫痪少爷做太太,从此,七巧的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 ...

  • 民国才女张爱玲:不要让原生家庭的悲剧,毁了你的一生

    民国才女张爱玲:不要让原生家庭的悲剧,毁了你的一生

  • 十二花田 ‖ 吴琼 ‖ 女人的悲剧

    十二花田  女人的悲剧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怀揣着对文学的无限热爱再度回望上个世纪中国应运而生的现代文学,那几经磨难.风雨洗礼.蜿蜒曲折的历程上,一位女性作家的身影是那样不容置疑的映入我们的眼 ...

  • 重读张爱玲的《金锁记》:一个“坏”女人,可以毁三代

    文|雪落无尘 最近,时间比较充裕,便读起闲书来,张爱玲笔下的一个人人物勾得人欲罢不能,一口气竟也能从早到晚读完了. 说起张爱玲那<金锁记>里的曹七巧,读过此书的,不得不让人感慨唏嘘,好好的 ...

  • 马金香 | 少爱的张爱玲

    <文学百花苑>国内最优秀的原创文学平台 少爱的张爱玲 文/马金香 1920年民国出生,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她虽然是名门之后,外曾祖父是李鸿章,父母也是名门之后:但她本人身世悲苦,一生缺少 ...

  • 张爱玲《金锁记》里的七巧是怎么样一个女人?有哪些变态行为?

    作者:陈转丽 我开了门,走出去散步.路灯已亮,车流涌动,路人行色匆匆,我对外界,已经没了任何感觉.眼前是张爱玲<金锁记>里的七巧,一会儿是麻油店里丰满的,活泼的十六七岁的七巧,一会儿是姜公 ...

  • 新刊 | 叶兆言《寒风中的杨啸波》

    <寒风中的杨啸波> 叶兆言,男,1957年生,南京人,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文 ...

  • 作家叶兆言访谈 | 理性眼光:编造 · 真诚 · 通联 · 能力

    丨全国语文人的精神家园丨 编者按:都说作家人人一个"独立"王国,叶兆言也不例外,在中国当代文学谱系中,他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存在.因家学渊源,他对语文教育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本期,来自 ...

  • 名家谈写作 | 叶兆言:进这个“门”,必须得有一百万字来打底

    如何读书.写作,以及评判一篇文章的优缺,大家见地各异,主张不一.鉴于此,中国作家网特推出"名家谈写作"系列文章,让古今中外的名家与您"面对面"倾授他们的写作经验 ...

  • 叶兆言:进这个“门”,必须得有一百万字来打底

    我觉得,作家就像被判了无期徒刑的犯人一样,被关在牢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孤单地写作,不知疲倦. 1 写作的时候,时间不是时间,空间也不是空间,头昏脑胀,神魂颠倒,天天跟自己生气.有人问写作的诀窍是什 ...

  • 叶兆言:旧式的情感

    在纪念祖父叶圣陶一百周年诞辰时,我有一点想不明白,那就是人们为什么总是对整数特别有兴趣.莫名其妙,就成了习惯.记得祖父在世时,对生日似乎很看重,尤其"文化大革命"后期,一家老小,都 ...

  • 叶兆言:麻姑山与麻姑碑

    我的反应比较迟钝,理解能力常会慢半拍,信奉笨鸟先飞,遇到喜欢的古诗古文,不管三七二十一,懂不懂,是否弄明白,先背下来再说.近几年睡眠不好,倒头能睡,半夜醒了很难入眠,生活质量大有影响.睡不着无聊,非常 ...

  • 小说推荐 | 叶兆言《落日晚照,为谁温柔》

    小说讲述了郑敏及其父母两代人的婚姻:父母的婚姻看似恩爱有加,实则貌合神离:郑敏本人与小学同学鲁强烈曾经相爱多年,后鲁强烈出轨与同事结婚,离婚后的郑敏虽不缺男人甚至有众多性伙伴,却一直单身.母与女,两代 ...

  • 《十月》·浓香风雅(第5期)∣叶兆言:酒是高粱写的诗

    叶兆言,作家.著有中篇小说集<艳歌><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 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 ...

  • 叶兆言丨才华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先写够100万字

    才华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熬到一百万字 --叶兆言谈写作 文 |  叶兆言   郭慕清 来源  |   转自公众号 慕清阅读  壹  一个作家能够长久地保持写作状态,已经谢天谢地,我就像运动员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