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病例:椎基底动脉卒中后迟发性半身肌肉律动和腭肌阵挛
相关推荐
-
内囊
通往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均经内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状分布. 在脑的水平切面上,内囊看上去像一宽阔的白质带,外侧凹陷,与豆状核相适应.内囊分为前肢.膝.后肢.豆状核后部(retrolent ...
-
一场卒中引发的「舞蹈症」
病例回顾 患者,女性,72 岁,因「突发右上肢不自主舞动 2 天」就诊. 患者于 2 天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突发右上肢不自主运动,无法自主控制,入睡后症状消失,清醒后又重新出现.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
-
Neurology病例:动静脉畸形放疗后迟发性症状性瘤样囊性变自发好转
65岁女性,因左侧颞叶动静脉畸形(AVM)行放疗(图1A).随访3年后复查MRI/MRA提示放疗后改变(图1B),AVM已好转(图2).6年后,患者出现进行性头痛和失语,MRI上可见巨大囊肿(图1C) ...
-
脑脊液中的白介素6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DCI)相关梗塞的生物标志物
陈采霞 黄立 翻译 徐道妙 校对 白介素6 (IL-6)是一种显著的促炎细胞因子,已被认为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82例 ...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实验与临床的脱节和临床对研究的大量需求
陈彩霞 胡成欢 翻译 马新华 校对 摘要 背景:迟发性脑缺血(DCI)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尽管人们在神经危重症治疗上取得了进展,但DCI仍然是导致患 ...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迟发性脑缺血(DCI)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预测因素,但治疗方案仍有限且往往无效.该综述对DCI的研究现况进行了分析并就近几十年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回顾,除讨论经典的脑血管痉挛理论之 ...
-
文献查阅|创伤后迟发性椎体塌陷:Kümmell病
脊柱鉴查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开启脊柱外科文献学习之路:宁静致远,点滴积累,择一事,终一生 10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创伤后迟发性椎体塌陷即Kümmell病(Kümmell's disease, ...
-
Neurology病例:见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和暴发性Wilson病的缓慢周期性肌阵挛
缓慢周期性肌阵挛是暴发性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公认表型(视频1).这种独特的临床表现先前尚未在另一种快速进展的疾病--暴发性Wilson病中被报道.我们描述1例34岁秘鲁男子的缓慢周期性肌阵挛,该患者表 ...
-
Neurology病例:眼-腭肌阵挛:脑干损伤的可能后果
61岁男性,既往有左侧小脑梗死,主诉卒中后视物成双伴头晕数月.脑梗死如图所示.查体提示所有方向凝视均可见旋转性眼球震颤,左侧凝视时明显(视频1).口部检查可见腭肌震颤(视频2).眼-腭震颤(Oculo ...
-
Neurology病例:血管内线圈栓塞术后迟发性非缺血性脑强化病变
50岁女性,使用半暗带智能线圈(penumbra SMART coil)系统经左侧颈内动脉进行前交通动脉瘤的栓塞治疗.16个月后复查CT血管造影显示左侧顶叶有2mm高密度病变(图1).MRI证实为多发 ...
-
Neurology病例:迟发性膈震颤
75岁女性,4年前因偏执行为开始服用匹莫齐特,每次2mg,每天2次.突然停药后,患者出现腹部不自主运动. 这种短暂,不自主,无法抑制,抽动样动作伴有可听到的吸气声(视频1).其不会影响患者的呼吸,且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