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何绍基 节录孙承泽销夏记 湖南省博物馆藏
往期回顾

纵160厘米 横43厘米 ×2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草书尤为擅长。何绍基的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何绍基的小楷兼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自成一格。

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晚年何绍基的书法已臻炉火纯青。

他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书法家。他自己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进而“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化,不可测已。”



【释文】
余见宋宣和帝画数帧,当以柳鸦芦雁图为最。两幅相连纸用澄心堂,两鸦缀其上,墨光如漆,当是李廷珪墨也。芦荻一丛,群雁俯仰唼喋,宛然如生,是当日紫宸殿宴大臣随画,以赐之者,后有诸臣题跋。宣和博收画迹,而赏鉴远不及高宗。盖宣和所尚,大都是人物、花鸟,如收黄荃父子至六百七十余幅,徐熙至二百四十余幅,而名家山水寥寥。何绍基


-----------------------------------------------------------------
15年来,我们一直做的是中国书画的大数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