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义:《戏曲剧种演进史考述》自序

(0)

相关推荐

  • 皖南花鼓戏剧目源流考释(上)

    第415期 皖南花鼓戏剧目源流考释 茆耕茹 皖南花鼓戏到底有多少传统剧目,这些古装老戏又是从何而来?至今仍不外有两种说法:一说花鼓戏是同治年间,由湖北移民带入:一说"是百年前湖北民间花鼓调和 ...

  • 张红兵丨浅析晋剧(中路梆子)与相关民间曲艺 在汾州地区的发展史(上·二)

    浅析晋剧(中路梆子)与相关民间曲艺 在汾州地区的发展史(上2) 文:张红兵  编辑:林淞月 本文作者衷心感谢提供帮助的王爱明老师.张益平老师.栗家庄传统地秧歌老艺人马富贵前辈.南关村地秧歌老艺人任仲禄 ...

  • 人间愉快,博大精深——曾永义先生《戏曲演进史》新书分享会召开

    戏曲是中国文学和艺术的综合呈现,漫长的戏曲长流究竟如何演进?中研院首位"戏曲院士"曾永义以巨作<戏曲演进史>来回应.他以剧种的演进为骨架,参照诸多文献资料与底本,在去年 ...

  • 苗怀明:曾永义先生和他的俗文学研究

    摘要:曾永义先生在戏曲研究之外,对其他类型的俗文学也进行过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出版相关著述,提出许多有建树的新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俗文学文献的梳理和研究,二是对俗文学研究学科的整体建构. ...

  • 杜桂萍:曾永義先生戲曲研究的當代學術史意義——《戲曲演進史》代序

    回顧二十世紀以來的戲曲研究,曾永義先生是一位絕對不能忽略的學者.如今已年屆八十歲的曾先生可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對於當代戲曲研究而言,他個人的學術貢獻如此之大,人格魅力如此奪目,以至海內外學人對他無比尊敬 ...

  • 曾永義:《戲曲演進史》自序

    <戲曲演進史>是我從事戲曲研究以來,最後想要寫的一部書.因為那應當是我研究戲曲的總成果. 曾永義教授在<戲曲演進史>手稿捐贈儀式上 而我們知道「戲曲」是中國文學和藝術的綜合體, ...

  • 曾永卿——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档案编号:G-H13715)

    职称档案:(国家一级美术师)曾永卿 档案编号:G-H013715 出生年月:1973年11月13日 所属籍贯:福建省 擅长专业: 砖雕 毕业院校:暂无记录 工作单位:卿派砖雕艺术馆 现任职务:中华文化 ...

  • 史考播州州治旺草

    去年,因退休多年的绥阳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向克栋老人写了一本书,名<千年古镇旺草>,书中用大量的文字记述了唐代播州州治在旺草的史实.为了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进一步到旺草考证历史,向克栋老人和 ...

  • 不凡的美学  曾被日本奉为国宝 史上最贵的30件茶盏

    如今之中国人,如一提起宋代美学,大都备加推崇,美国人甚至把宋朝列为中国最伟大的朝代.宋代文人.文学与艺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好斗茶,众所周知 ...

  • 赵薇成名前,曾有过一段辛酸史: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在人际交往中,很多朋友都会有类似感受:自己并未做错任何事的前提下,却平白无故遭人怠慢.刁难.满腹委屈,却又不知所措? 还有的时候,自己的观点明明很正确,但从自己嘴巴里说出来,却没人听.可从别人嘴里说出 ...

  • 对各戏曲剧种都有帮助的“昆曲身段要诀”

    偶在友人处见1984年1月号<剧坛>刊有纪念王益有先生的文章,不禁引起回忆.王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我作为其学生之一,随先生学艺三年,时间虽短而获益良多. 尤以王先生传授舞台表演要领,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