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带娃“第一年”比十月怀胎还关键,可很多父母并不重视

孕妇经历十月怀胎能顺利生下宝宝,没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了。母亲的伟大在于当孩子出生,身份转变之时,母亲是敞开怀怀抱迎接这小生命的。

没有一丝丝犹豫,能全心全意的投身于照顾宝宝的行列。

带娃“第一年”比十月怀胎还关键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宝妈都能一直照顾孩子,有的宝妈是因为有工作,只有短短的几个月的哺乳期,历尽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宝宝,不能亲自照料又何尝不是一件伤心事。

可是为了生活,不得不把自己的宝宝交给他人。照料新生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叫一个挑战,特别是对妈妈来说。

养孩子不能盲目,要科学育儿,初为人母必须要知道,宝宝出生的第一年对孩子至关重要,其影响可能是十年之久,宝妈必需重视起来。

大家都知道李玫瑾,作为全国著名的青少年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曾在讲座中提到:怀胎十月,不如贴身抚养十个月。

这个理论相信很多宝妈都知道,但是真的理解它意味着什么吗?

小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香樟树》中,香香被拐卖到偏远山区,十年后被找回来后,防备父母,拒绝与自己亲生父母同桌吃饭,不穿新衣服。

香香的表现就是父母不在身边的贴身照顾的后果。生恩不如养恩大,亲生父母虽不得已,香香在养父母那也被爱护,一旦打破平衡,对孩子的伤害就是实打实的。

虽然这是一部由年代的电视剧,但像香香一样,因为种种原因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却比比皆是,或被爷爷奶奶抚养,或被姥姥姥爷照顾,或由保姆照看。

哪怕在经济上未曾短缺,但是情感上的缺失,让隔阂渐生,甚至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

孩子年幼时的认知,会影响往后的价值观念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对孩子的早期认知教育越来越重视,早期认知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二者无法被分割。

如果能抓住孩子认知黄金期,能够帮助孩子描绘更好的未来。

◆ 幼儿期的宝宝

认知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他们好动,摸索身边的每一个事物,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爱模仿身边的事物,特别是父母的一言一行,你会发现你的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孩子能够完美复制,所以大人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己正确的行为规范。

◆ 7岁左右的宝宝

虽然度过了认知黄金期,但是也是全面培养孩子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候的宝宝会善待身边每件事、每个物品,父母要正确引导,让孩子学会关心,懂得分享的意义,做一个快乐的积极向上的宝宝。

◆ 青春期的孩子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你会发现认知教育作用如此之大,虽有不足,但孩子是向着更加健全和高尚品格发展的。

带娃第一年中,孩子的很多行为需要父母的回应

★ 抱抱期

宝宝出生后的一段期间是全面依赖于父母的,吃喝拉撒离不开父母的照顾,这个阶段大人会有一种强烈的被需要感,主要表现是孩子“要抱抱”。

有的宝宝没有安全感,“抱抱”是最有安全感的慰藉。

★ 回应期

当你满足孩子,回应孩子的时候,不止增强了孩子的安全感,还在无形中建立了亲密的情感关系。

要知道血缘关系是天生的,但是情感关系并不是,还能促进孩子的发育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 成长期

不要厌烦孩子的“哭”,这是她喜怒哀乐的表达方式,予以积极回应,你会得到一个不一样的宝宝。

父母的陪伴,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 有效陪伴

父母的陪伴不在于时间而在于质量。生活中有很多宝妈或者宝爸全职在家带娃,孩子带的可以说是尽心尽力,可是孩子的表现却不尽人意,不听话脾气大。

  • 用心陪伴

可有的父母双职工,宝宝却懂事听话。反过来父母是否应该反思一下,陪伴孩子的时候是不是手机不离手?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表示不耐烦?是不是将你的喜怒哀乐都对孩子发泄?

如果是,请调整一下自己,陪孩子的时候放下手机,丢掉坏情绪,为孩子创造属于你们的亲子时光,让孩子在“玩”中,独享父母的爱

父母要记住,父母的陪伴,任何物质都没办法替代。

听过这样一段话: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孩子的童年转瞬即逝,不如趁着你还年轻,孩子还小,不要吝啬表达自己的爱。该拥抱的时候“使劲儿”拥抱,该说爱的时候大声说爱。

今日话题:你带娃的第一年是怎样的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