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本可避免?若非慈禧坏事,此“疯子”可能杀到东京灭日本
相关推荐
-
不信抬头看 苍天饶过谁 二战后日本东京街头的流浪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的战败而结束,作为战争发起者的日本,终于为自己的侵略行径付出了代价.不但本土被盟军占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在战争中死亡,更因为在战争期间遭到美军大规模轰炸,大量的人无家可归. 194 ...
-
100年前李鸿章就曾警告,此国是中国巨大的威胁,结果还真应验了
引言: 说到清王朝,相信很多朋友对其印象都不是特别好,似乎总是和腐败落后,丧权辱国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其实我们看一下史料上的记载,在清朝初期到中期的时候,综合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从康熙朝到乾隆 ...
-
东京一栋普通楼房,盟军却刻意未进行轰炸,战后果然改变了日本
为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美军出动大批次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对各主要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其中的东京大轰炸,据称是人类历史破坏力最大的非核武攻击.(此图为东京浅草区的松屋百货,到处烧得黑糊糊的.) 盟 ...
-
大清王朝的亡国兆象,在灭亡前,出现了三件没办法解释的怪事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建立之初君主贤明,人民的生活拥有良好的状态.可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帝王昏庸奸臣当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大清的灭亡可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与此同时,一 ...
-
光绪and李鸿章:八旗中枢VS汉臣精英
文 | 子玉 子玉说: 光绪与李鸿章,一个是君,一个是臣,如此两人根本不在一个维度,能有什么可比性? 两人屁股底下的位置虽不同,但他们都共同经历了晚清的一系列大事件.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之变等. ...
-
此人曾提出一疯狂计划,若实施能杀到东京,结果慈禧说了句:算了
提到晚清时期,确实真的是不堪回首,慈禧太后掌权下的清政府确实是腐朽不堪到了极点,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屈辱之一,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清朝的军事实力在当时是落后的,但是其国家的财政力量却是空前的强大 ...
-
晚清奇人宋育仁,若不是慈禧坏事,此人可能杀到东京灭了日本
中国自古以来从不缺血性之士.春秋末期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冤杀,为给父兄复仇,他隐忍十余年,终于倾覆了楚国.战国时的荆轲,为保护燕国,敢于以一人之力刺杀强秦之王. 但到了清末,女性像一种毒气一样弥漫全国 ...
-
四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要不是慈禧阻拦,他就杀到日本本土了
甲午战争期间,曾有中国人探讨过使用雇佣兵奇袭日本本土,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应该也算是奇思妙想了吧.比一战期间协约国计划登陆德国本土的想法早了20年. 宋育仁(1858-1931),清末著名维新思想家. ...
-
甲午战争后,清朝一猛人提出进攻日本的计划,却被慈禧所阻止
熟悉晚清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忽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爆发于公元1894年,按中国干支纪年,这一年是甲午年,所以中日之间的战争,也被称之为甲午战争.而这,就如同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一样,都采用了中国干支纪年 ...
-
北京皇城1900年,侵华联军镜头下的慈禧寝宫
[大清门(明清国门)]该门在明时称作大明门:民国称作中华门:皇城和市井在此处分界.该门位置在正阳门以北:五十年代初期,因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工程被拆除. [天安门]8月14日,慈禧太后作出离京决定:15日 ...
-
甲午海战大清猛人宋育仁提出一个灭亡日本的奇袭计划,可使日本万劫不复,慈禧为议和,将他罢官,永不重用!
甲午海战后,清朝大臣宋育仁提出一个灭亡日本的完美计划,上书慈禧太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报复日本,其战略思维可谓是"持久战"的雏形.如果清廷能够实施,那么日 ...
-
73岁李鸿章在日本遭枪击,为朝廷减1亿两赔款,回国慈禧说了7个字
李鸿章作为中国屈辱的近代上中影响深远的一代重臣,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不一而足.虽然他也有着拯救清政府的志向,也付出了行动.而李鸿章被诟病最多的是甲午战争和之后的<马关条约>,1895年3月1 ...
-
慈禧挪用北洋水师军费修颐和园,日本天皇捐生活费购买战舰,这仗还用打吗?
作为中国人,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清末那段屈辱的历史,但有时候我们又不得不直面这段历史,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不管是"黑"慈禧也好,还是她本身就祸国殃民也好 ...
-
慈禧仓皇出逃北京后,日本人拍下的史上最原貌的紫禁城照片
来源:罕见老照片 图为八国联军 清末光绪二十六年的1900年,积弱已久的清廷,在义和团运动发生后,八国联军借机侵华,当年8月14日,联军攻打北京城,慈禧与光绪帝携王公大臣次晨仓皇西逃,自此紫禁城的城门 ...
-
要不是慈禧拦着,这个“疯子”真能把日本给灭了
刚才标题里说的疯子是谁大家知道吗?他叫宋育仁,大家应该都没怎么听说过他的名字和关于他的一些事情,那么既然提到宋育仁了,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一些事情, 宋育仁(1857-1931)他是中国早期的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