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山碑欣赏与书家临习作品

(0)

相关推荐

  • 虞世南 楷书《昭仁寺碑》宋拓本

    虞世南楷书<昭仁寺碑>宋拓本,吴湖帆旧藏残本.此碑全称<豳州昭仁寺碑>,正书,四十八行,行八十四字.立于贞观年间,石在陕西长武.前列撰文者朱子奢名,而未著书丹之人,故历代著录及 ...

  • 初次发现的罕见瘦金书,非常高清,大多数人没见过

    今天选的瘦金书拓本,名为<大观圣作之碑>.是宋徽宗提倡兴学挍,宏儒学之诏书.可惜原迹散失,只留下拓本. 虽是拓本但极其珍贵,因此碑刻工精良,保存完整.以前网上也有对此碑的介绍,但图片不清. ...

  • 《龚望临汉隶四种墨迹展》——龚望临封龙山碑墨迹

    作品欣赏 <龚望临汉隶四种墨迹展>10月2日在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展出,届时官方微信同步推出作品高清照欣赏.回复gw1,欣赏<龚望临汉隶四种墨迹展--龚望临石门颂碑墨迹>. ...

  • 重温|曾翔临古:封龙山碑

      引  子 今次重温的是曾翔老师于2017年12月临写的<封龙山碑>.<封龙山碑>风化得较厉害,在临写时需要依靠书写者的琢磨和判断,曾老师提到,或许有一定隶书基础后再临更好. ...

  • 隶书《封龙山颂》封龙山碑

    封龙山碑,始立于东汉延熹七年(164)十月.纵166厘米,横100厘米.15行,行26字.封龙山碑,出土较晚,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为元氏知县刘宝楠(字念楼)访得,乃命工运置城内薛文清祠 ...

  • 曾熙、杨逸临《封龙山碑》追求一种特殊的意境和神韵

    曾熙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曾熙对此十分重视,且要求严格.他初从金文入手,继学汉隶.他善于临摹,但仅把临摹作为学习的手段,扬长避短,遗貌取神.他强调的"遗貌取神"只有在继承前人的 ...

  • 字帖|李斯《泰山刻石/封泰山碑》高清字库1.0版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面刻字.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巡狩泰山时所立,小篆,由丞相李斯篆书.原石现已残缺,<史记>录有此刻石全文,可据以补全今传拓本的缺字. ...

  • 隋碑欣赏:《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铭》拓本

    隋碑<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铭> <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铭>,隋仁寿二年(602年)刻,墨拓,剪裱册页三开.每开纵30厘米,横34厘米.马衡先生捐赠品. 此铭刻于隋仁寿二年(602年 ...

  • 一封家书美文欣赏

    王苗苗你好: 习惯了,手机电话通讯,写家书还有点别扭.你以较好的成绩考取了北语,你是爸妈的骄傲,你了却爸妈了年轻时的大学梦.你还记得爷爷说过的话吗?"在你读高中时,爷爷就夸奖过你,说你胜过咱 ...

  • 春节笔记:沿着一条新修的路去封龙山

    梁东方 这条新修的路,由东向西,由平原而山地,其目的地就是大地边缘上第一座高峰封龙山.这是一条纯粹的路,不经过任何一个村庄,只是从村庄之间穿过大地田野,路边没有任何建筑,只有一根根间距相等的路灯,和偶 ...

  • 李斯《泰山刻石 封泰山碑》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面刻字.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巡狩泰山时所立,小篆,由丞相李斯篆书.原石现已残缺,<史记>录有此刻石全文,可据以补全今传拓本的缺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