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新生 | 《文史通义》与历史美学
相关推荐
-
如何在茫茫学海中找到真我?——钱穆自学成才启示录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找寻"真我"的过程. 迷失了,就陷入无尽的苦海当中: 如能真正找到自我,则苦海也将变成幸福的彼岸. 了不起的成就由此奠定! 国学大家钱穆自学成才的经历很 ...
-
一本书|文史通义
找一束光 要一直走 请不要停 一本书 读书 就像交朋友 愿你 交个好朋友 <文史通义> 罗炳良 译注 丛书名: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出版社:中华书局 国际标准书号ISBN:9 ...
-
梁启超:文化专史及其做法⑤
先讲刘知几.刘知几的特点,把历史各种体裁分析得很精细:哪种最好,某种如何做法,都讲得很详明.他的见解虽不见得全对,但他所批评的有很大的价值. (1)史学体裁,那时虽未备,而他考释得很完全:每种如何做 ...
-
钱锺书的学问精神及体系问题
王培军 真正的批评,并不是易为的,一切的批评都不免主观,而因此也就都是危险的,但我们希望它公允.换言之,我们希望批评者具有章学诚大提特提的"公心&q ...
-
宁宗一:《金瓶梅》:小说家的小说 ——“金学”思辨录之二
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科学地把握小说文体的审美特征,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中国古代小说类型的区分,长期处在模糊状态. 人们往往停留在语言载体的文言与白话之分,或满足于题材层面上的所谓历史演义. ...
-
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于乾隆三年(1738),卒于嘉庆六年(1801),终年六十四岁.由今而论,章学诚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但他却显于今而不著于时.生前,他的学术不被理解 ...
-
《文史通义·内篇》读书笔记:六经皆史
章学诚<文史通义>读书笔记 易教上 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 笔记:这里开宗明义提出六经皆史.所谓文史通义,也就是谈经史之相通."未尝离 ...
-
佛陀的身世究竟怎样,他为什么会走上创教之路|文史宴
文/遍照金刚 佛祖究竟是一种什么存在?是人还是神?关于这一点,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认知.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佛祖的身世和成道的过程,希望做到祛魅. 佛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吗?还是予取予求的造物主? ...
-
茶史,一步以茶会友通四海的历史
茶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缩影.文道寓于茶道,茶风载以国风,自古及今概莫能外.我国茶史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茶风源于蜀地,起初作为药用,唐代开始人工栽培,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茶叶种 ...
-
辟谣·正俗·救世——说说应劭和《风俗通义》
东汉时期,民间有好些传言:比如汉武帝封禅时曾抽到预测寿命的筹策:汉文帝进京即位误了时辰,太阳为此再次回到正午:淮南王刘安白日升天成了神仙:城阳王刘章去世后,到他的祠庙中祈祷特别灵验:汝南郡汝阳县的石人 ...
-
人文之路:茶马古道滇川藏历史大通道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连接着云雾晨霭森林密布的西双版纳和距离天堂最近的布达拉宫.掠过1400多年的历史尘土,全程近4000公里的路,他们究竟是如何跨越重重山峦和数条大河的艰难险阻的? 01 考察与命名 1 ...
-
成吉思汗第二怎样登上权力之巅,开启重新统一蒙古之路|文史宴
文/羲昀学士 满都古勒汗一生无子,素来看好的侄孙又因为奸人反间而死,满都古勒汗去世后,缺少继承人的东蒙古有可能陷入分崩离析之局.这时,满都古勒汗宠爱的满都海站出来自任监国,稳住摇摇欲坠的东蒙古. 本文 ...
-
白虎通义
折叠 编辑本段 内容简介 <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共4卷,东汉班固撰. 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令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