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秦军这次却接连失败
相关推荐
-
赵国最后的柱石,李牧不死,秦国恐难轻易灭赵
公元前234年,秦将桓齮攻打赵国,夺取平阳.武城,斩首赵军十万,赵军主将扈辄被杀. 公元前233年,桓齮率领秦军东出上党,越过太行山,直击赵国后方.秦军勇猛,接连攻占赤丽.宜安,直扑邯郸,情势危急,赵 ...
-
大秦帝国09:沙盘推演白起一战封神的长平之战
从地势上分析,上党郡对赵国的都城邯郸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形势,若赵国不接受冯亭献地,则可能会避免秦.赵之间的大战,但秦国占据上党,邯郸就像虎狼嘴边的一块肥肉,躲得了初一还能躲得了十五吗?与其到时候秦军兵 ...
-
战国 246 重重包围——白起如何用二十万大军围困赵括四十万大军?
赵括是幸运的--含着金钥匙出生在蜜糖水里泡大,对于他来说他是体会不到白起的辛酸.出身名门生来就是赵家的公子哥儿,锦衣玉食.时常漫步于邯郸城内,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要给他几分面子.他几乎不用努力就可以 ...
-
肥之战,桓齮初期占优,但终究不敌李牧,此战影响秦国统一进程
公元前234年,秦国大将桓齮曾率部攻入赵国,斩杀赵将扈辄,号称斩杀赵军十万,进一步削弱了赵国的国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同年十月,桓齮再度发兵攻入赵国,而这一次,他要面对的对手是,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 桓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大家都知道,赵国败于秦国.最后赵国四十万士兵,也被秦国名将白起给屠杀殆尽.可是,按理经过说这样一场决定两国生死的战略决战后,赵国几乎是损失了全国将近八成的士兵,实力大 ...
-
李牧拒匈奴,抗秦军,一代名将为何却落个惨遭身死的下场
赵国名将李牧,战国末期时著名的军事家,正是有他存在,才使得赵国能在秦国的攻势之下赖以支撑,却遭到赵王猜忌惨遭暗算被害. 固守待敌 战国时匈奴常常南下掠夺,李牧长期驻守代雁门防备匈奴.每天杀牛数头来犒劳 ...
-
不可一世的秦军为什么突然土崩瓦解
当年秦国横扫六国时,其秦军的强大.威武令对手闻风丧胆.威震天下.但是在秦朝建立短短的十几年之后,这么强大的秦军为什么就突然土崩瓦解.销声匿迹了呢?归结起来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1.那时 ...
-
秦军的军功考核标准,真的只看人头数吗?
作者:原廓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提及秦军,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军功首级制.有人认为,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方军官)的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打败30万秦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发生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国力比拼之战,此战以赵国的全军覆没告终.赵军战死5万,投降40万.这40万人,除了年幼者200多人被释放,其他人皆被白起坑杀. 长平之战对赵国构成了致命的 ...
-
假若秦军放陈胜一马,陈胜就不会被杀吗?
作者:傅安平 "千古一帝"秦始皇,当年灭六国而制天下,欲传帝业于万世,哪曾想在东巡途中驾崩后仅一年时间,南方就突燃烽火,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势,烧向全国.那个看似固若金汤的大秦帝国,很 ...
-
白起坑赵军45万,吴起破秦军50万,谁厉害?司马迁:不在一个级别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三分晋国之地.战国时代拉开序幕. 战国时期,诸侯王为成就霸业广招天下英杰,武将.谋士投身各大诸侯国门下大展身手,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唐开元十九年,唐玄宗又建设了武 ...
-
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秦军是如何做到的?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小长假,聊点历史. 文/如海 长平之战,历史上一场惊心动魄的超级战争,坑杀 ...
-
刘邦在成武打败秦军,张良安排歌舞庆功,一名舞女差点改变历史
#每日历史# 陈胜吴广掀开反秦起义之后,东方六国贵族也都响应,其中以南方楚国旧贵族的势力最大,当初楚南公曾经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果然,以项燕之子项梁为首的楚军迅速坐大,连续多次击败秦军,这导致项 ...
-
战国历史科普系列三——战国时代,那些让秦军胆寒的赵国名将们
对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这里选取10篇优秀历史文章进行科普 1.除"鸡鸣狗盗"."狡兔三窟",你还知道战国四公子哪些事迹? 2.赵国阵亡40万人,为什么仍然守不住长 ...
-
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三十万的秦军,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短命的秦王朝被后世称之为"暴秦",但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却又以"仁"而著称,后世在批判暴秦的同时,也会怜惜扶苏的下场 .扶苏是秦始皇有记载的最年长的儿子,而秦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