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常丨我的几位大奶奶

(0)

相关推荐

  • 贾宝玉VS贾琏,他俩谁在贾府的地位高?不同的身份给出了答案

    贾琏的地位不止比宝玉低,比贾珍比王熙凤都低.可以说,贾琏在贾府的存在感本身就很低.为什么会这样?值得怀疑的有两个问题:其一,贾琏到底是不是长房长子?其二,贾赦是否为贾母所生?,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解释这个 ...

  • “没办法”的张大爷(小小说)

    八十高龄的张大爷有句口头禅 "没办法",乡邻也就送他一个雅号"没办法". 今年回乡祭祖,与坐在门墩上的张大爷攀谈起来. "丫头,这回大爷真的是没有办法 ...

  • 过生日

    艳阳高照,槐花飘香.小胖今天过六周岁生日. 父母在五福饭店订了两桌酒席.主要亲戚纷纷汇聚到这里.爷爷奶奶花500元购买了一辆崭新的红色电动小汽车.爸爸妈妈买了生日蜡烛,舅舅妗子捧着新衣,姑父姑姑提着蛋 ...

  • 二 爷 / 文: 袁建军

    二   爷 小时候有好几个爷爷,只知道喊"大爷"."二爷"."三爷",其实小孩子根本就搞不清这其中的宗族关系!比如,除了爷爷的大哥我喊&qu ...

  • 千里高飞去烧香拜佛,不如在家把父母侍奉好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 01 父母久病床前,才知儿女孝不孝-- 父亲骨折住院,临床的病友是一位年过五旬的大爷,和父亲年龄相仿. 大爷的老家在河北,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这座城市安家落户. 由于家 ...

  • 新人驾到:我的小脚奶奶【李新燕】

    我的奶奶身体微胖,白白净净的,满头银发,浓眉大眼,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线.奶奶有一双小脚,就是古代人说的三尺金莲,真的一点不夸张.她说话声音洪亮,时不时的传来几声哈哈大笑声. 从我记事起,奶奶就 ...

  • 女儿才是贴心小棉袄

    我奶奶已经有70多岁了,生了3个孩子,我爸和叔都在老家生活,奶奶想见就能见到,唯独我姑姑为了挣钱跑到遥远的新疆乌鲁木齐,几年才见到一次. 对遥远的姑姑来说每年过钱过节过年或者是买衣服寄吃的就是对奶奶最 ...

  • 我的家史

    打电话回家,我母亲说杨老庄我叔去世了. 我的父亲究竟几个兄弟姐妹,说不清楚.我的祖父和我父亲的亲生母亲(也就是我的亲祖母)结婚特别早,他大概只大我父亲十七岁.我的亲祖母是康寨的,在我父亲四岁那年,我的 ...

  • 刘景常丨怀念祖母

    如今,祖母去世已经整整十五年了,但她勤劳善良.甘于忍受的精神一直在影响着我.二00一年的冬日,在我参加工作仅半年的时间里,祖母突然离世,得到祖母去世的消息,我悲痛万分.我爱我的祖母,特别是她默默无闻. ...

  • 刘景常丨我读东方学人季羡林

    著名学者.教育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这个名字,近些年来在国内教育界.文化界.学术界真是大名鼎鼎,闻名遐迩,他不仅在国内赫赫有名,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盛誉,真乃是驰名中外.近 ...

  • 刘景常丨季羡林,漫长的求学路

    对于当今文化及教育界的人来说,季羡林这个名字是不陌生的.从各类报刊.媒体到普通读物.学术杂志,对他的报道.介绍和研究比比皆是.他的形象出现在银屏中,他的学术业绩登载在报刊上.人们这样评价他,融会百家. ...

  • 刘景常丨读季羡林

    近几年来,我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对东方学大师季羡林以及有关他的文学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为是他撰写的杂文.随笔.散文等诸多书籍.特别是季老2009年逝世以来,加之各类报刊对他的报道越来越多,这更加引 ...

  • 刘景常丨仝希格先生

    过去二十年的忆念,如云如烟,浩渺一片,但在茫茫的晨霭中,却有几处闪光之点,宛如夏夜的晴空,群星有成千上万,其中就有数颗闪亮之星,熠熠闪光,耀眼夺目,无论什么时候回想起来,都晶莹如在眼前.我对仝希格先生 ...

  • 刘景常丨姥娘

    老家山东鲁西南一带,人人都把自己的外婆称之为"姥娘",当然我也不例外.说心里话,自从姥娘去世这七八年来,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她的文章,其实心里老是想写,就越发地提不起笔来,有时心里也 ...

  • 刘景常丨再忆祖母

    山东老家鲁西南一带,人人都把自己的祖母称之为"奶奶",当然我也不例外.关于我的奶奶,二零一一年,我在奶奶去世十周年之际,曾写过<怀念祖母>一文,后来我把这篇文章的题目改 ...

  • 刘景常丨常常想起娘

    (1) 不知怎地,近一两年来,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娘,念起娘的大恩大德."娘"是我对母亲的一贯称谓,我的山东老家鲁西南地区一带许多人就称呼自己的母亲为"娘",我 ...

  • 长河星空丨乡村记忆/刘景常

    我的童年出生.成长在乡村,长大后因求学奔向城市,进而在城市定居,如今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乡村给人留下太多太多的记忆,离开乡村便会回味乡村.无论走在乡村的任何地方,乡村的街道.小卖铺.步行桥.学校,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