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录》癥瘕门(八则)

(0)

相关推荐

  • 以中气为本

    ​​ 清代大医黄元御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医家,他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非常高明.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四圣心源>可谓其巅峰之作.本文以黄元御的三个药方讲解他的治病思路. 一.黄芽汤 在<四 ...

  • 堕治法三方治腹痛

    速腐汤 如腹中痛,手按痛甚,或胸中伤食,手不可按者,皆宜堕之也. 方用 白术二钱,枳壳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一钱,山楂二十粒,麦芽三钱,浓朴一钱,水煎服. 论理,胸中既然伤食,但用麦芽.浓朴.山楂.枳壳 ...

  • 《辨证录》瘕门(八则)

    人有肝气甚郁,结成气块,在左胁之下,左腹之上,动则痛,静则宁,岁月既久,日渐壮大,面色黄槁,吞酸吐痰,时无休歇,人以为痞块也,谁知木郁而成瘕乎.夫肝木之性,最喜飞扬,不喜闭滞.肝气一郁,必下克脾胃.脾 ...

  • 《辨证录》痿证门(八则)

    痿证门(八则) 人有胃火熏蒸,日冲肺金,遂至痿弱不能起立,欲嗽不能,欲咳不敢,及至咳嗽又连声不止,肺中大痛,非肺痈之毒,乃肺痿之病也.夫肺之成痿也,由于阳明之火上冲于肺,而肺经津液衰少,不能灭阳明之焰 ...

  • 《辨证录》疝气门(附奔豚八则)

    人有感浸寒湿,睾丸作痛者,冷即发痛不可忍,此湿气之入于肾经也.夫湿侵于肾,宜病在腰,何以腰不痛而痛在睾丸乎?不知睾属肾,肾气不至睾丸,则外势不能振兴.盖因肾得湿则寒,寒在肾即寒在睾丸,而气结于腰肾之中 ...

  • 《辨证录》血崩门(八则)

    血崩门(八则) 妇人有一时血崩,双目黑暗,昏晕于地者,人以为火盛动血也,然此火非实火也,乃虚火耳.世人一见血崩,往往用止涩之药,虽亦能取效于一时,而虚火未补,易于冲击,随止随发,终年终月不能愈者,是止 ...

  • 《辨证录》伤寒门(四十三则)

    伤寒门(四十三则) 冬月伤寒,发热头痛,汗退场门渴,人以为太阳之症也,谁知太阳已趋入阳明乎.若徒用干葛汤以治阳明,则头痛之症不能除:若徒用麻黄汤以治太阳,则汗出不能止,口渴不能解,势必变症多端,轻变为 ...

  • 《辨证录》痹证门(十一则)

    人有两足牵连作痛,腹又微溏,人不能寐,卧倒足缩而不能伸,伸则愈痛者,人以为寒湿之成痹也,谁知是风寒湿同结于大肠乎?夫风入大肠,日日大便,邪似易下,即有湿气,亦可同散,何以固结于中,而痛形于两足耶?不知 ...

  • 《辨证录》心痛门(六则)

    人有久患心疼,时重时轻,大约饥则痛重,饱则痛轻,人以为寒气中心也,谁知是虫伤胃脘乎.盖心君宁静,客寒客热之气,皆不能到,倘寒气犯心,立刻死矣,安能久痛乎.凡痛久不愈者,皆邪犯心包与胃口耳.但邪犯胃与心 ...

  • 《辨证录》胁痛门(五则)

    人有两胁作痛,终年累月而不愈者,或时而少愈,时而作痛,病来之时,身发寒热,不思饮食,人以为此肝经之病也.然肝经之所以成病,尚未知其故,大约得之气恼者为多.因一时拂抑,欲怒而不敢,一种不平之气,未得畅泄 ...

  • 《辨证录》头痛门(六则)

    人有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者,所谓真正头痛也.此病一时暴发,法在不救,盖邪入脑髓而不得出也.虽然邪在脑,不比邪犯心与犯五脏也,苟治之得法,亦有生者.我今传一奇方以救世,名为救脑汤∶ 辛夷(三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