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录》心痛门(六则)

(0)

相关推荐

  • 心痛之症有二

    一则寒气侵心而痛,一则火气焚心而痛. 寒气侵心者,手足反温:火气焚心者,手足反冷,以此辨之最得.寒痛与火痛不同,而能死人则一. 吾传二方,一治寒,一治热,无不效应如响. 治寒痛者,名散寒止痛汤.良姜三 ...

  • 论失治于粗工(枉死)

    天师曰:失治者,不能知病之真假.症之虚实与阴阳寒热,而妄治之也.信口雌黄,全无见识.喜攻人之短,炫自己之长.不识药味之温和,动言可用:何知方法之大小,辄曰难投.视熟地.人参为冤家仇敌:珍黄柏.知母为亲 ...

  • 《辨证录》清代 陈士铎撰。

    <辨证录>,综合性医书,14卷,清代陈士铎撰.约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内容包括内.外.妇等各科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7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并说 ...

  • 辨证录  阴痿门

    阴痿门(五则) 人有交感之时,忽然阴痿不举,百计引之,终不能鼓勇而战,人以为命门火衰,谁知是心气之不足乎.凡入房久战不衰,乃相火充其力也.阴痿不举,自是命门火衰,何谓是心气不足?不知君火一动,相火翕然 ...

  • 辨证录不寐门方剂五类

    一. ①上下两济汤∶ 人参15g(五钱) 熟地30g(一两) 白术15g(五钱)山茱萸9g(三钱) 肉桂3g(五分)黄连3g(五分) ②芡莲丹: 人参9g 茯苓9g 玄参9g 熟地9g 生地9g 莲子 ...

  • 《辨证录》头痛门(六则)

    人有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者,所谓真正头痛也.此病一时暴发,法在不救,盖邪入脑髓而不得出也.虽然邪在脑,不比邪犯心与犯五脏也,苟治之得法,亦有生者.我今传一奇方以救世,名为救脑汤∶ 辛夷(三钱) ...

  • 《辨证录》腹痛门(六则)

    人有腹痛欲死,手按之而更甚,此乃火痛也.但火痛不同,有胃火,有脾火,有大小肠火,有膀胱火,有肾火,不可不辨也.胃火者,必汗而渴,口中臭:脾火痛者,必走来走去,无一定之处也:大肠火者,大便必闭结,而肛门 ...

  • 《辨证录》腰痛门(六则)

    人有两腰重如带三千文,不能俯仰者.夫腰痛不同,此病因房劳力役,又感风湿而成. 伤肾之症,治须补肾矣.然有补肾而腰愈痛者,其故何也?盖腰脐之气未通,风湿入于肾而不得出故也.法宜先利其腰脐之气,以祛风利湿 ...

  • 《辨证录》牙齿痛门(六则)

    牙齿痛门(六则) 人有牙齿痛甚不可忍,涕泪俱出者,此乃脏腑之火旺,上行于牙齿而作痛也. 治法不泻其火则不能取效.然火实不同,有虚火,有实火,大约虚火动于脏,实火起于腑.而实火之中,有心包之火,有胃火: ...

  • 《辨证录》五郁门(六则)

    人有心腹饱满作胀,时或肠鸣,数欲大便,甚则心疼,两胁填实,为呕为吐,或吐痰涎,如呕清水,或泻利暴注,以致两足面 肿,渐渐身亦重大.此等之病,初起之时,必杂然乱治,及其后也,未有不作蛊胀治之,谁知乃是土 ...

  • 《辨证录》癫痫门(六则)

    癫痫门(六则) 人有素常发癫,久而不效,口中喃喃不已,时时忽忽不知,时而叫骂,时而歌唱,吐痰如蜒蚰之涎,人皆谓痰病也.然以消痰化涎之药与之,多不效.盖此症乃胃中少有微热而气又甚衰,故症有似于狂而非狂, ...

  • 《辨证录》狂病门(六则)

    人有热极发狂,登高而呼,弃衣而走,气喘发汗如雨,此阳明胃经之火也.夫阳明之火何以能使人登高而呼乎?盖火性炎上,内火炽胜,则身自飞扬矣.热郁于胸,得呼则气泄矣.衣所以蔽体者也,内热既盛,衣之覆体,不啻如 ...